[发明专利]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及其器械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9657.7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秀军;彭淑牖;王一帆;陆琛;陈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完全 腹腔镜 下绕肝带法二步 切除 病患 手术 方法 及其 器械 | ||
1.用于实施一种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的器械,所述的手术方法通过间隔6-15天的两次手术完成,按如下步骤进行:
1)第一次手术:病人在全麻状态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用绕肝带法手术结扎将待切除的病患侧肝的门静脉分支,同时使用绕肝带束紧左右肝之间的连接部位来阻断待切除的病患侧肝与需保留的半侧肝之间的交通血流,在肝门部留置1根腹腔引流管后关腹,完成第一次手术;
2)短期养肝:病人第一次手术后逐渐恢复饮食,休养6-15天,使需保留的半侧肝脏的体积增大至预期余肝体积,所述的预期余肝体积为标准肝脏体积的30-40%以上;所述的标准肝脏体积SLV=706.2×BSA+2.4,BSA=BW0.425×BH0.725×0.007184,其中:BW为体重kg,BH为身高cm,BSA为体表面积m2,SLV:标准肝脏体积ml;
3)第二次手术:在第一次手术后6-15天内待病人需保留的半侧肝脏的体积增大至预期余肝体积,然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在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将病患半侧肝脏切除,休养至完全康复;
所述的器械包括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绕肝带(5),绕肝带(5)的一端是自由端,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的通孔形成一个能束紧肝脏(4)的套环;将绕肝带(5)背离肝脏的一侧定义为外侧;其特征在于:绕肝带(5)的外侧设有第一棘齿(51);绕肝带(5)的自由端依次穿过所述的通孔、腹壁导管(6)、压力控制装置(7),所述的腹壁导管(6)穿过病人腹壁(2);
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7)包括第一套筒(72)、卡扣(71),以第一套筒(72)中心轴线方向为纵向,第一套筒(72)设有供绕肝带(5)穿过的纵向第一内孔(712),卡扣(71)设置在第一套筒(72)的纵向导槽(722)内,并能沿导槽(722)纵向移动;卡扣(71)设有伸入所述的第一内孔(712)的第二棘齿(711),绕肝带(5)穿过第一套筒(72)时第一棘齿(51)与第二棘齿(711)啮合;第二棘齿(711)允许第一棘齿(51)朝拉紧所述的套环的正向滑动,同时阻止第一棘齿(51)反向滑动;
卡扣(71)与第一套筒(72)之间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弹簧(73);
所述的卡扣(71)上设有用于标注绕肝带(5)张紧度的游标(714),第一套筒(72)上设有游标的刻度(723);
绕肝带(5)的与所述的自由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底座(52),所述的通孔设在底座(52)上;在绕肝带(5)拉力作用下,第一套筒(72)、腹壁导管(6)、底座(52)依次抵触,使绕肝带(5)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施一种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切除病患侧肝的手术方法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71)是套设在所述的第一套筒(72)内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设有供绕肝带(5)穿过的纵向第二内孔(712);第二套筒外壁设有突出部(713),突出部(713)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套筒(72)的壁面上的纵向导槽(722)内,突出部(713)上设有所述的游标(714);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所述的第二棘齿(7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6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案化和泛光照明的投射
- 下一篇:一种风机叶片故障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