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处理的膨胀土运输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9534.3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华;樊晓军;马双喜;方军;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17/18;F26B17/04;F26B25/00;B65D8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吕生森 |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处理 膨胀 运输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潮处理的膨胀土运输机构,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上端口安装有密封设备,所述运输箱内壁的两侧安装有干燥箱,在干燥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烘干组件,在两个干燥箱之间设有与运输箱内壁固定连接的引导板。通过连接轴、锥齿轮一、锥齿轮二、传动轴、传动叶片和扇叶的相互配合使用,在装置移动时,连接轴会转动,进而使传动轴驱动传叶片转动,快速的将底部的膨胀土向上运输,实现对膨胀土的翻动,配合传动轴驱动扇叶的转动,实现对内部堆积吸水膨胀的膨胀土的快速脱水处理,降低膨胀土膨胀对车厢内壁的挤压,有效的降低运输时危险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潮处理的膨胀土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膨胀土亦称“胀缩性土”,由于土中含有较多的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在其吸水受潮后体积会快速膨胀,脱水后又会收缩复原,因其自然状态下压缩性低、强度高,长被误认为建筑物良好的地基材料,对现代建筑物的危害较大。
现在在对膨胀土进行运输时,为节约成本,都会将膨胀土堆放在车厢内部,再在车厢中放入一定的干燥剂,以降低车厢内部的空气湿度,避免膨胀土的受潮吸水膨胀,实现较长的距离的运输,但是,由于干燥剂的干燥效率较慢,且无法对堆积在内层已吸水膨胀的膨胀土进行干燥脱水处理,进而使得运输过程中膨胀土的体积不断的吸水膨胀,对运输车内壁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膨胀土运输时危险性较大,而现在的干燥机构需要单独配备多组电源驱动件,这使得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处理的膨胀土运输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潮处理的膨胀土运输机构,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上端口安装有密封设备,所述运输箱内壁的两侧安装有干燥箱,在干燥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烘干组件,在两个干燥箱之间设有与运输箱内壁固定连接的引导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设备包括与运输箱转动连接的密封盖,且两个密封盖相互抵接,在运输箱的一侧设有固定销,且固定销与两个密封盖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烘干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安装在干燥箱内壁的多组干燥片,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传送叶片,在运输箱远离密封设备的一侧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传动轴传动连接,在连接轴的两侧设有与运输箱固定连接的万向轮,在干燥箱底端设有与传动轴套接的扇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干燥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堆积板,所述堆积板靠近密封设备的一端安装有搅动装置,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多组转动安装在堆积板内部的转轴,在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堆积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落料槽,在堆积板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斗,且出料斗与落料槽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板远离堆积板的一侧设有与运输箱内壁转动连接的撞击凸轮,且撞击凸轮与引导板相接触,在堆积板靠近引导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干燥板,在引导板靠近堆积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切换引导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换引导组件包括与引导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且转动杆延伸至运输箱的外部,在转动杆靠近堆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切换板,在引导板靠近堆积板的一侧焊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辅助组件,在出料斗靠近安装轴的一侧开设有与辅助组件相适配的开口槽,在运输箱的一侧设有与转动杆安装有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与连接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转动杆连接的拨动片,在拨动片的一侧设有与运输箱转动连接的转动轮,在转动轮的一侧安装有用于调节拨动块的切换块,在运输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与传动轮相啮合的活动板,且活动板与连接轴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撞击凸轮与引导板的接触端安装有消音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