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恒力夹持的机械式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9301.3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刘云龙;农庆钧;周巍;卢炳焕;喻洪流;朱炫睿;陈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李新新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力 夹持 机械式 人工 肛门 括约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恒力夹持的机械式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包括上固定顶板、下固定底板、一对传动导杆、夹持机构、恒力机构和传动机构,上固定顶板和下固定底板一上一下水平设置,一对传动导杆间隔竖直设于上固定顶板和下固定底板之间,夹持机构包括一上一下分别设置的上抓手和下抓手,上抓手和下抓手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肠管并可调大小的通道,恒力机构包括上推板、下推板以及成对的形状记忆合金板,上推板和下推板一上一下沿传动导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于传动导杆上,上抓手固定在下推板的底部,传动机构与上推板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夹持机构对肠管组织的恒力夹持,解决括约肌与肠管组织力学不匹配造成的肠管组织缺血坏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恒力夹持的机械式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
背景技术
大便失禁是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大便失禁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人工肛门括约肌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大便失禁的创新疗法,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针对患有先天性、神经性肛门失禁和结直肠癌的严重肛门失禁患者,在传统治疗手段无法有效治疗患者病症的情况下,人工肛门括约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通过模拟正常肛门外括约肌的生理功能,能够控制排便,从而治疗大便失禁。根据使用环境不同,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可分为植入体内的原位人工肛门括约肌和应用于造口处的造口人工肛门括约肌。
原位人工肛门括约肌是指植入体内,并能模拟正常肛门括约肌肌群功能的人工肛门括约肌假体。现有人工括约肌研究表明,植入物周围组织的远期形态变化引起的生物力学匹配问题会导致装置失效或肠管缺血坏死、组织萎缩,这是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造口是指肠道疾病患者通过外科手术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腹壁形成的一个开口。此类患者术后括约肌群会丧失控便能力,直肠和肛管的感知功能也会随之消失,造成大便失禁。造口用括约肌装置在国内外均有较少相关研究,一般肠造口术后患者腹部必须佩带存储粪便的造口袋以随时收集肠道粪便,但是造口袋缺乏控制及储存功能,患者需要随时更换造口袋保持造口周围清洁,而且造口袋本身可能引起造口部位的感染,肠管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与肠管组织力学不匹配的问题,以及缺乏造口用人工肛门括约肌的现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材料的超弹性特性,提供一种可恒力夹持的机械式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该括约肌装置为造口用人工括约肌,不仅能解决造口袋使用所导致的问题,而且为植入型人工括约肌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提供一种可能,是解决人工括约肌实现临床应用面临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问题的重要发明,且该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紧凑、恒力夹持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恒力夹持的机械式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包括上固定顶板、下固定底板、一对传动导杆、夹持机构、恒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上固定顶板和下固定底板一上一下水平设置,一对传动导杆间隔竖直设于上固定顶板和下固定底板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上一下分别设置的上抓手和下抓手,所述下抓手固定在下固定底板上,所述上抓手和下抓手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肠管并可调大小的通道,所述恒力机构设于夹持机构和上固定顶板之间,所述恒力机构包括上推板、下推板以及成对的形状记忆合金板,所述上推板和下推板一上一下沿传动导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于传动导杆上,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板可旋转地设于上推板和下推板之间,所述上抓手固定在下推板的底部,所述传动机构与上推板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