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铲运机铲斗浮动控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724.3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佘千根;胡智君;卓义;余勇;徐魏超;陈建;张勇;徐尚斌;王章志;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铲运机 浮动 控制 单元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铲运机铲斗浮动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铲斗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止回口、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止回口相连,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进口、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油箱相连,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接口接入先导控制油液时,铲斗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连通至油箱。铲斗呈现为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落至在地面上,并随底面的面状而随之浮动,从而消除了铲斗悬停姿势时对车辆运行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铲运机工作控制液压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铲斗收斗、放斗控制是地下铲运机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铲斗的自动放平功能是将工作油路切换至无压力空循环状态,在铲斗、工作机构的重力和地面反力相互作用下,铲斗随着地面状况自由浮动,提高铲运机工作效率。
目前铲运机的收放斗采用多路换向阀通过控制液压回路实现,多数不带铲斗自动放平控制,少数采用多路换向阀集成一个浮动位置,这种方式在铲斗放平与翻斗控制时需要精确操作控制手柄角度实现,且容易误操作。
发明内容
为避免以上控制系统给铲运机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实现收斗时可以放平的地下铲运机铲斗浮动控制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铲运机铲斗浮动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铲斗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止回口、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止回口相连,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进口、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油箱相连,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接口接入先导控制油液时,铲斗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连通至油箱。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液控单向阀的第一进口、第二液控单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油箱相连,所以,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均无从正常导通方向流动的压力油进入铲斗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即铲斗铲挖或倾倒物料等常规工作过程中,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接口无先导控制油液接入,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为关闭状态,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受控于正常的控制回路油压,当收斗且放平铲斗时,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接口接入先导控制油液,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阀口开启,驱动油缸的有杆腔管路和无杆腔管路的油液分别由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实施反向流动并回流至油箱。此时,铲斗则呈现为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落至在地面上,并随底面的面状而随之浮动,从而消除了铲斗悬停姿势时对车辆运行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时的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3是铲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铲运机铲斗浮动控制单元,铲斗驱动油缸10的有杆腔管路11和无杆腔管路12分别与第一液控单向阀20的第一止回口21、第二液控单向阀30的第二止回口31相连,第一液控单向阀20的第一进口22、第二液控单向阀30的第二进油口32与油箱相连,第一液控单向阀20、第二液控单向阀30的液控接口接入先导控制油液时,铲斗驱动油缸10的有杆腔管路11和无杆腔管路12连通至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