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车辆自定心铰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8704.6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佘千根;徐智;胡智君;卓义;张勇;余勇;王章志;徐尚斌;徐魏超;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01 | 分类号: | B60D1/01;B60D1/24;B60D1/5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车辆 定心 铰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车辆自定心铰接结构,前铰接板平置于平行间隔布置的两后铰接板之间,前铰接板上开设的孔中设置关节轴承,关节轴承两端有轴承压盖,轴承压盖与前铰接板相连,锥销轴中段的圆柱段置于关节轴承内圈中,位于圆柱段外侧的锥柱段套设有外壁为圆柱形、内壁为锥孔形的定心涨套,定心涨套置于后铰接板上的孔中,定心涨套的外侧端压置有涨套压盖,所述的定心涨套为开口式结构。上述方案中,利用定心涨套将锥销轴轴向、径向约束固定在后铰接板上,与锥销轴相连的关节轴承又被可靠地约束在前铰接板上,依赖上述简单而可靠的结构实现了前、后铰接板的转动式铰接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铰接结构,具体讲就是两个部件或构件的转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铰接式车辆的前、后车架主要通过上、下部铰接组件构成。铰接组件包括关节轴承、销轴、压盖、衬套等组成。由于地下车辆运行工况恶劣且车体自身质量较大,对铰接组件中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上、下铰接组件装配的同轴度和轴向窜动间隙要求较为严苛。否则极易出现受力不均导致轴承磨损快、铰接组件窜动进而导致损毁车架等缺点。
本申请人已申请的名称为“地下车辆的铰接结构”(文献号CN108016224A),公开的技术方案为前车架上铰接板20上开设的孔中设置轴承40,铰接轴10为中部分制的台阶轴且小直径段位于轴承40内圈中,铰接轴10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两后车架上铰接板30中,所述的前车架上铰接板20上、下板面上设置上、下压盖50,铰接轴10的轴身自上、下压盖50的中部通孔中穿过,上、下压盖50的中部通孔的孔壁上开设凹槽容置围设在铰接轴10的轴身上的密封件60,所述的铰接轴10的一端设置周边轮廓为非圆形凸台11置于盖板70中部开设的同轮廓定位孔71中,所述的铰接轴10的大直径段轴身位于盖板70与轴承40之间。
上述方案存在主要问题是结构复杂且装配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便于结构合理、装配效率高且销轴轴向限位可靠的地下车辆自定心铰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车辆自定心铰接结构,前铰接板平置于平行间隔布置的两后铰接板之间,前铰接板上开设的孔中设置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关节轴承两端有轴承压盖,轴承压盖与前铰接板相连,锥销轴中段的圆柱段置于关节轴承内圈中,位于圆柱段外侧的锥柱段套设有外壁为圆柱形、内壁为锥孔形的定心涨套,定心涨套置于后铰接板上的孔中,定心涨套的外侧端压置有涨套压盖,所述的定心涨套为开口式结构。
上述方案中,利用定心涨套将锥销轴轴向、径向约束固定在后铰接板上,与锥销轴相连的关节轴承又被可靠地约束在前铰接板上,依赖上述简单而可靠的结构实现了前、后铰接板的转动式铰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分别是锥销轴、定心涨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车辆自定心铰接结构,前铰接板20平置于平行间隔布置的两后铰接板30之间,前铰接板20上开设的孔中设置关节轴承40,关节轴承40两端有轴承压盖50,轴承压盖50与前铰接板20相连,锥销轴10中段的圆柱段11置于关节轴承40内圈中,位于圆柱段11外侧的锥柱段12套设有外壁为圆柱形、内壁为锥孔形的定心涨套60,定心涨套60置于后铰接板30上的孔中,定心涨套60的外侧端压置有涨套压盖70,所述的定心涨套60为开口式结构。
结合图1,在定心涨套60的约束作用下,锥销轴10与后铰接板30的可靠连接,且定心涨套60是从锥销轴10两端实施装配的,所以彼此之间的装配极为简便,有利提高装配效率;通过轴承压盖50将关节轴承40约束在前铰接板20上,从而借助于关节轴承40和锥销轴10实现了前铰接板20与后铰接板30的转动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耳道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耳朵保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