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8640.X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升;李汝阁;凌伟烨;赵其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实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B01D3/38;B01D3/10;B01D3/42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何梓秋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元 脱除 voc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生产系统,属于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汽提塔、闪蒸塔、外送泵、真空机组,所述汽提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减速段,汽提段、第一塔釜段,所述闪蒸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分离段、闪蒸段、第二塔釜段,所述汽提塔的塔顶设置有脱前聚醚进口、气相出口。本发明对聚醚多元醇既有生产工艺适应性强,不需进行其他改造;连续化生产,更加节能高效;不在产品中引入其他杂质,无需复杂的后续处理过程;脱后的VOC均以废气的形式存在,气量低,可适用于现有各种的废气处理工艺,三废处理的工艺适应性强,值得被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从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内饰件到床垫、沙发、椅、寝具、地毯、建筑节能绝热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材料。家电如电冰箱绝热材料、电器壳体、绝缘器件、包装,合成纤维即氨纶可制造高档运动服、潜水衣等均选用聚氨酯制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生活用品的环保要求也愈发严格,尤其聚醚多元醇为原料的聚氨酯工业产品广泛用于与人有频繁密切接触的场景,高VOC含量的原料势必造成产品气味浓重,影响了使用的舒适性,还会对环境以及人体造成危害。同时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气味的产品也限制了聚醚多元醇产品在高端聚氨酯终端产品的应用,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生产低气味的产品成为了困扰各大聚醚多元醇厂商的难题。
目前传统的聚醚多元醇生产工艺为强碱催化工艺,采用间歇釜式反应器,产品中产生气味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环氧丙烷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在强碱催化剂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醛类物质,现有的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方法存在脱除效果有限、操作周期长、脱除难度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用于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方法存在脱除效果有限、操作周期长、脱除难度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聚醚多元醇脱除VOC的生产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汽提塔、闪蒸塔、外送泵、真空机组,所述汽提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减速段,汽提段、第一塔釜段,所述闪蒸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分离段、闪蒸段、第二塔釜段,所述汽提塔的塔顶设置有脱前聚醚进口、气相出口,脱前聚醚由所述脱前聚醚进口输入所述汽提塔中,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真空机组连接,所述汽提塔的塔底设置有聚醚出口、汽提气入口,汽提气由所述汽提气入口输入所述汽提塔中,所述闪蒸塔的塔顶设置有聚醚进口、气相出口,所述聚醚进口与所述脱前聚醚进口连接,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真空机组连接,所述闪蒸塔的塔底设置有脱后聚醚出口,所述脱后聚醚出口与所述外送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两组伴热组件,所述伴热组件为外加套或外伴热管,使用饱和蒸汽进行伴热,分别设置在所述汽提塔、所述闪蒸塔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两组压力控制回路、两组液位控制回路,所述压力控制回路设置在所述汽提塔/所述闪蒸塔的塔顶,所述液位控制回路设置在所述汽提塔/所述闪蒸塔的塔底。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回路包括压力传感器与压控阀,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汽提塔/所述闪蒸塔的塔顶,所述压控阀设置在所述汽提塔/所述闪蒸塔与所述真空机组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控阀通信连接,所述液位控制回路包括液位计与液控阀,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汽提塔/所述闪蒸塔的塔底,所述液控阀设置在聚醚进口与所述脱前聚醚进口/所述外送泵的输出管路上,所述液位计与液控阀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汽提塔上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控制范围为8~20Pa,所述闪蒸塔上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控制范围为2~8Pa。
更进一步地,所述汽提塔减速段与汽提段直径比为1.2: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实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实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支持双路刻录的机顶盒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