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545.X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涂正凯;龚骋原;余意;杜迎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14 | 分类号: | H01M8/04014;H01M8/04007;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珣珏;张彩锦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管带 散热器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其包括纵向设置的多层扁管,所述扁管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邻两层扁管之间设置有纵向截面为波浪形的金属带,所述金属带的波峰处与相邻两层扁管中的一层扁管表面连接,且所述金属带的波谷处与所述相邻两层扁管中的另一层扁管表面连接,所述金属带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翅片组,每个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弯曲一定角度;工作时,空气流经所述翅片时会纵向偏转至相邻两层扁管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强化所述扁管表面的换热。本发明散热器通过在金属带上设置弯曲一定角度的百叶窗式翅片,强化换热效果,提高换热效率,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燃油汽车60%的热量通过尾气带走,仅有30%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失,而对于全功率燃料电池汽车来说,由于其工作温度低,换热温差小,尾气带走小部分热量,将近有70%的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散热。
传统燃油汽车散热器一般采用管带式散热器,其具有轻质、换热效果强的效果。但目前的全功率燃料电池汽车热负荷与功率等级庞大,加之其工作温度较传统燃油汽车工作温度低,传统管带式散热器无法满足现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散热需求,这会影响燃料电池电堆各项性能甚至破坏电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整车厂商会采用多重散热器组合的方案,但这明显会增加汽车冷却系统的重量。
中国专利CN110970639A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管带式散热器,包括纵向设置的多层扁管,每两层扁管之间横向交替设置有数个弯管层和金属片层,每个弯管层包括数根以一定角度弯曲的弯管,每个金属片层包括数组金属片,且金属片上开设有翅片。然而,该车用燃料电池管带式散热器结构较复杂,加工过程较繁琐、难度大、耗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通过在金属带上开设弯曲一定角度的翅片,使得空气流经翅片时会上下偏转至扁管上下壁面,从而强化扁管上下壁面的换热,旨在解决现有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结构复杂、加工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其包括纵向设置的多层扁管,所述扁管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邻两层扁管之间设置有纵向截面为波浪形的金属带,所述金属带的波峰处与相邻两层扁管中的一层扁管表面连接,且所述金属带的波谷处与所述相邻两层扁管中的另一层扁管表面连接,所述金属带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翅片组,每个所述翅片组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弯曲一定角度;
工作时,空气流经所述翅片时会纵向偏转至相邻两层扁管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强化所述扁管表面的换热。
优选地,所述翅片的弯曲角度为1°-17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翅片的弯曲角度为45°。
优选地,所述翅片的开窗角度为10°-40°。
优选地,相邻两个翅片组成镜像对称。
优选地,每个所述翅片组中的多个翅片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间距为0.2mm-5mm。
优选地,每个所述翅片组中的多个翅片开窗方向均相同,或者每个所述翅片组中的一部分翅片与另一部分翅片开窗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金属带的相邻两个波峰处或相邻两个波谷处的间距为1mm-15mm。
优选地,所述金属带的宽度为10mm-130mm。
优选地,相邻两层扁管之间的距离为5mm-20mm。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