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268.2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徽;张家骅;武华君;张亮亮;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67 | 分类号: | C09K11/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魏毅宏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转换 发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属于发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其化学通式为M1‑x‑yLnxTayLizO2,其中,M为Zr和Hf中的至少一种;Ln为Er3+,或者为Er3+和Yb3+;且0x≤0.15,0y≤0.18,x≤y≤1.2x,0≤z≤0.0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法合成,在空气中焙烧制得,无需提供还原气氛,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生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本发明的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单斜晶相MO2(M为Zr或Hf中的一种或两种)氧化物作为掺杂离子(Er3+,Er3+/Yb3+,Li+,Ta5+)的基质,其中掺杂离子Li+,Ta5+为稀土离子Ln3+的电荷补偿剂,可在高浓度稀土离子掺杂时使基质稳定为单斜相;本发明的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在近红外光激发(如808或980nm)下具有可调节的明亮的可见光上转换发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转换发光在激光、显示、荧光成像、疾病诊疗、信息防伪等领域有潜在应用。其中,稀土离子Er3+、Yb3+掺杂的上转换微/纳米发光材料得到广泛研究。开发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获得高效的上转换发光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目标。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基质组分决定了材料的声子能量和掺杂稀土离子所占据的晶格格位对称环境。低声子能量有助于降低无福射弛豫速率,提高中间亚稳态能级的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从而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低格位对称性,尤其是非反演对称中心,有助于弛豫宇称选择定则,增大稀土离子4f壳层内f-f跃迁的吸收截面。氟化物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400cm-1),较宽的光学透光区域等优点而被作为基质材料广泛研究,如AxLnyFz(A=Li,Na,K;Ln=Y,Gd,Lu等)。其中,六方相NaYF4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上转换发光基质,掺杂稀土离子占据较低的格位对称性,但氟化物的应用受限于基质低的热、化学和光稳定性;材料制备过程复杂,并常伴随有毒或腐蚀性的副产物(HF等)等问题。一些氧化物基质,尤其是三价态(+3)的倍半氧化物基质如Ln2O3(Ln=Y,Gd,Lu)等,虽然声子能量略有偏高(450-600cm-1),但成本低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异,也是优良的稀土上转换发光基质,受到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切割器
- 下一篇:一种双马赫数氧枪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