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干湿一体填料的喷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7722.2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6/02;F24F11/89;F24F13/00;F24F13/02;F28F25/08;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希豪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干湿 一体 填料 喷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置干湿一体填料的蒸发冷却装置,包括设有左右进出风口的蒸发冷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干湿一体填料的喷淋装置,包括设有左右进出风口的喷淋腔体、分设左右进出风口的左、右风道、设于所述喷淋腔体内的喷淋管、填料组件、及集液池;所述左、右风道内各设一温湿度传感器;喷淋管内的喷淋水通过供水管提供并通过喷淋嘴喷入喷淋腔体内,所述集液池上设有回水出口管,填料组件左右两侧进出风处各设一百叶状挡水板;所述填料组件包括自带套孔的分隔板、穿过套孔垂直固定于喷淋腔体内的填料柱;所述喷淋腔体被所述分隔板分隔成上、下喷淋腔,上和/或下喷淋腔内的填料柱外壁套填料筒;所述填料柱通过落水孔插入并固定于集液池内。该喷淋装置兼具干湿通道且体积可调,解决了常规喷淋装置中温湿度调节不精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指数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干湿一体填料的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工程中,用喷淋装置处理空气(加热、冷却、加湿及减湿)的方法得到了普遍应用。其中,喷水室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多种空气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能力,耗金属量少和容易加工;喷水室在以调节湿度为主要目的地纺织厂、卷烟厂等工程中仍大量使用。但是现有喷水室的填料形式虽然较多,但功能较为单一,一般为独立干式或独立湿式喷淋填料,这种单一填料的喷水室的出口空气的含湿量往往难以得到精确地控制,导致空气处理后参数的精度不够。
蒸发冷却装置内部结构与喷水室较为类似,也存在同类型的问题,单一填料的蒸发冷器只能完成间壁式蒸发冷却或直接蒸发冷却,如果要完成多级蒸发,或同时进行间接和直接蒸发,需要增加蒸发冷却器的个数,这增大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综上所述,一种可以精准控制空气温湿度且占地面积较小的喷淋装置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装置通过内置干湿一体填料以避免常规喷淋中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但湿度达不到;或湿度达到要求但温度达不到等无法精准控制空气温湿度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占地空间使用率,减小占地面积的喷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干湿一体填料的喷淋装置,包括设有左右进出风口的喷淋腔体、分设左右进出风口的左、右风道、从上到下依次设于所述喷淋腔体内的喷淋管、喷淋腔内隔层、填料组件及与喷淋腔体底部相连通的集液池;其中,所述左、右风道内各设一温湿度传感器;喷淋管内的喷淋水通过供水管提供并通过喷淋管上的喷淋嘴喷入喷淋腔体内;所述喷淋嘴通过过孔穿过喷淋腔内隔层伸入喷淋腔内隔层下方的喷淋腔体内;所述集液池上设有回水出口管,填料组件左右两侧进出风处各设一百叶状挡水板;所述填料组件包括水平设于喷淋腔体内自带套孔的分隔板、穿过套孔垂直固定于喷淋腔体内的填料柱;其中,所述喷淋腔体被所述分隔板分隔成上、下喷淋腔,上和/或下喷淋腔内的填料柱外壁套有隔绝内外水气的填料筒;所述填料柱通过设于喷淋腔体底部的落水孔插入并固定于集液池内。
优选的,所述填料柱为圆柱体状或长方体状;所述填料柱外表面设有螺纹纹路;若干填料柱横纵排列形成填料柱矩阵;相邻两排的填料柱交叉排列;相邻两排填料柱之间、所述填料组件与所述喷淋腔体之间的间隙形成腔内风道。
优选的,所述填料筒由中空圆柱体铝箔制成;所述填料筒侧壁面从上到下折叠成波浪褶皱状;所述填料筒直径大于套孔孔径;填料筒侧壁面不与填料柱接触;所述填料筒为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填料筒套于上喷淋腔内的填料柱外壁时,填料筒上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喷淋腔内隔层下表面及分隔板上表面;喷淋嘴伸入填料筒内对填料柱进行喷淋。
优选的,所述填料筒套于下喷淋腔内的填料柱外壁时,填料筒上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分隔板下表面及喷淋腔体底部上表面;喷淋嘴对填料柱顶部喷淋。
优选的,套孔孔径大于等于落水孔孔径。
优选的,分隔板通过铆接或者焊接固定连接于喷淋腔体前后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7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