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软煤层厚度探测用定向钻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6865.1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刘闯;陶云奇;于红;吴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12/06;E21B15/00;E21B15/04;E21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厚度 探测 定向 钻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软煤层厚度探测用定向钻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杆,所述U型底座顶部靠近导杆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槽和固定架,所述安装槽与固定架的顶部设有顶槽;本发明通过定向钻孔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在钻孔前使两组弧形夹持座相互靠近形成夹持环,此时放下两组三角板形成由三角对应产生的中心点,此时便可微调装置选取钻杆的最佳钻孔位置,给予了钻孔工作的预先定位效果,并根据弧形夹持座的夹持靠近,可在钻杆旋转下降的同时配合多组排设的清扫柱对钻杆的表面自动擦刷,将钻孔粘附的泥土和碎屑刷出,提供连续式钻孔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软煤层厚度探测用定向钻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软的主采煤层和软的煤层底板岩层,一般情况下,具有三软特征的煤矿煤层和顶底板均为软弱岩层,钻探是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是利用深部钻探的机械工程技术,以开采地底或者海底自然资源,或者采取地层的剖面实况,撷取实体样本,以提供实验以取得相关数据资料,用钻机从地表向下钻进,在地层中形成圆柱形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层,可从钻孔中不同深度处取得岩心、矿样、土样进行分析研究,用以测定岩石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指标,提供设计需要。
当前的钻机在进行钻孔和厚度探测工作时,往往需要对需要探测的地质进行打孔,将三软煤层的煤层和岩层打通,才可进行地质厚度探测工作,但钻杆在钻孔期间,往往需要对实现选定的位置进行定位,而装置的主体难以活动,而定位的需求点较小,钻杆不易与点位相互对应,可能导致后续的钻孔工作出现误差,降低后续的探测效率;钻杆在钻孔工作时,其外壁会粘附较多的泥土和杂质,影响下一次的钻孔工作,尤其是连续式打孔工作时,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对钻杆进行清理,极为不便,并且钻杆在遇到煤层较为硬质的土壤时,每每钻孔都会使孔径附近的小石块和碎渣来回徘徊移动,影响钻出的孔径大小和深度,降低后续的探测精度,当进行钻孔工作时,装置整体会产生一定幅度的震动,若是装置固定效果不佳,很可能在该晃动力的影响下导致钻杆的位置产生倾斜和偏移,降低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软煤层厚度探测用定向钻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杆,所述U型底座顶部靠近导杆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槽和固定架,所述安装槽与固定架的顶部设有顶槽,所述顶槽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伺服电机B,所述伺服电机B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底部套设有丝杆A,所述丝杆A的外侧设有相互适配的内螺纹管A,所述丝杆A外侧的顶部设有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导杆的外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套,且导套与内螺纹管A相互连接,所述导套的一侧设有钻机座,所述钻机座的输出端设有钻杆,所述固定架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部的一侧设有升降支撑组件,所述U型底座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定向钻孔组件,所述控制面板顶部的背面一端设有喷洒清洗组件,所述安装槽正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内部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C,所述伺服电机C的输出端设有丝杆B,所述丝杆B的外侧设有相互适配的内螺纹管B,所述内螺纹管B的两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架一侧底部的两端设有安装柱,两组所述安装柱的一侧套设有滑轮,两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滑轮相互配合的中空滑槽,两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贴合盘,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钻机座、伺服电机B和伺服电机C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