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标签贴合强度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6519.3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志;张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空印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20024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标签 贴合 强度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质量检测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标签贴合强度检测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底端设置有四根支腿,底板上设置有机架;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仪本体,机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伸缩轴,检测仪本体安装于伸缩轴上;输送机构,包括放置板,放置板水平滑动安装于底板上,放置板上设置有夹紧机构,包括推板,安装于放置板上,放置板上位于推板相对一侧设置有开槽,底板上设置有挡板;往复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板上,且位于放置板下方,包括输送带,输送带传动安装于底板上。本发明中对粘贴右电子标签的信息板的固定和拆卸简单,节省劳动力成本,检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量检测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标签贴合强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在电子标签使用时,需要将电子标签粘贴到设备上的信息板上,电子标签的粘贴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导致电子标签在粘贴之后容易出现掉落,因此需要在电子标签粘贴在设备上之后,对电子标签的贴合强度进行检测,目前,对电子标签的贴合强度进行检测时,需要对粘贴有电子标签的信息板进行固定,对信息板进行固定和拆卸较为复杂,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且检测效率低。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电子标签贴合强度检测设备,使其对粘贴右电子标签的信息板的固定和拆卸简单,节省劳动力成本,检测效率高。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贴合强度检测设备,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标签贴合强度检测设备,包括:
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底端设置有四根支腿,底板上设置有机架;
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仪本体,检测仪本体位于机架下方,机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伸缩轴,检测仪本体安装于伸缩轴上;
输送机构,安装于底板上,包括放置板,放置板水平滑动安装于底板上,放置板上设置有夹紧机构,包括推板,安装于放置板上,放置板上位于推板相对一侧设置有开槽,底板上设置有挡板,其中,挡板穿过开槽;
往复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板上,且位于放置板下方,包括输送带,输送带传动安装于底板上;
夹紧机构还包括移动板,安装于放置板底端,放置板前后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设置有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上均转动套设有夹紧板,夹紧板均以固定轴为轴心转动,两张夹紧板的相背面均设置有两块支板,且两块支板呈上下对称排列,两块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前后的两根连接柱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块;
其中,移动板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前侧和后侧的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动座,两个滑动座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且两张连接板与对应的两个滑块铰接,两个滑动座的中部均纵向设置有方形孔,两个方形孔内均倾斜设置有一组滑套,且每组滑套内均设置有滑动柱,两个滑动柱上均设置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均从两个滑槽中纵向滑动穿过,两个导向杆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均设置有导轮,底板上设置有两个滑轨,且两个滑轨呈前后对称排列,两个导轮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滑轨上,两个滑轨的形状为左高右低。
进一步地,往复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底板底端,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输出端设置有减速机,底板上转动设置有两个辊筒,两个辊筒中位于左侧的辊筒与减速机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空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空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三维微观构型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开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