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中医五脏系统功能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25481.8 申请日: 2021-05-13
公开(公告)号: CN113229784B 公开(公告)日: 2023-04-14
发明(设计)人: 王纯良;宋昌梅;常嘉;陈峰;张在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5/00 分类号: A61B5/00;A61B5/01
代理公司: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代理人: 杨颖
地址: 100097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外 成像 技术 评估 中医 五脏 系统 功能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中医五脏系统功能的方法和系统,包括:远红外图像模块,采集并储存远红外图像;远红外图像五脏系统功能状态评估模块,对采集的远红外图像按照区域对比逻辑,对机体五脏系统功能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中医脏腑证候分型标准,对各种类型进行证候分类;深度学习模块,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和专家系统方法对远红外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算法分析,形成评估模型;自动化评估模块,向评估模型输入一份待检测的远红外图像,计算机对图像特征进行分析,输出评估结果。本发明结合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机器学习的中医脏腑功能评估方法,智能化全面、系统的评估机体五脏系统功能状态,并自动化出具评估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中医五脏系统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藏象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其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探索内在脏腑活动规律,从而指导养生防病和疾病的治疗康复。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形成的五脏功能系统理论从整体观角度展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表现,是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

当五脏功能系统中任一部位受邪或气血阴阳虚损,必会引起整体身体生理功能失常,而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但由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对医生的临床经验有较高的要求,诊断结果常具有个人经验性、主观性,难以进行标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应用场景和范围。

中国古代医者已认识到体表温度可以反映脏腑生理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从而作为客观的诊断要素。《素问·玉机真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认为皮肤寒热可以提示脏腑功能的虚实状态。《素问·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提示脐周皮肤寒热与胃肠功能变化有关。医圣张仲景在临床诊疗中,常通过肌肤寒热来判断病候、指导治疗。如《金匮要略》所言:“肾着之病,其人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甘姜苓术汤主之”。腰冷是肾着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也是甘姜苓术汤用药指标。此外,经络是脏腑、官窍等形体的连接通道,气血的运行通道,四肢局部皮肤寒热也可以反映病变性质,如《内外伤辨惑论》:“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

远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接收人体热辐射信号并经计算机处理后,用不同颜色展示人体各部位温度状态和能量代谢情况。利用体表热辐射的特点可以分析五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异常变化,辅助中医证候诊断,实现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可视化,增加居民对自身健康状态认知的途径,从而扩大中医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远红外热成像在辅助中医证候诊断的应用中已有所发展,如肝气郁结型患者的肝区红外热图显示可见散在的片状热区,脾胃虚寒患者的鼻区、胃区及大腹均表现为低热区,肾阴不足患者的红外热图则表现为五心区及腰骶部是明显高热区,脾阳虚患者的红外热图特征为中焦与口唇均为低温区,且二者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目前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评估脏腑功能状态、辅助中医证候诊断研究中的应用仍受限制,这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现有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五脏功能系统的研究常着眼于某一脏腑,整体性不足;其次,现有远红外热成像中医脏腑功能研究主要着眼于西医学解剖位置投影区,或中医理论描述脏腑位置投影区的温度状态,系统性不足,因此不能全面体现五脏系统功能状态及机体功能偏颇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中医五脏系统功能的方法,该方法能全面体现五脏系统功能状态及机体健康偏颇状态。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中医五脏系统功能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中医五脏系统功能的方法,具体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5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