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利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物联网交互协议的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4264.7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英;孙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州智慧水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H04Q9/00;G16Y10/35;G16Y40/10;G16Y40/5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利 数据 采集 控制 联网 交互 协议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利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物联网交互协议的通信方法,其交互协议简单明了,结构明确面向行为,容易有指向性的操作,动态加密,程序实现简单。本协议可以应用于任何水利数据采集及控制设备,对数据格式比较宽松自由,扩展性很强,对于像高并发微服务,水利传感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水利大数据处理等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方法用于在水利数据采集和遥控传感器的工作场景下的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主站,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长连接和短连接的交互通信;主要利用在指定数据高效获取和高效通信,能够根据面向行为的特性对设备的行为数据进行分解解析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文数据采集和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利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物联网交互协议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水文数据的采集,是对江河、湖泊、库区等水利设施各方面日常情况的记录,根据长期的水利水文数据积累形成的数据库来描述各个水利设施在一年中变化,并用于指导以后的水利工作。因此水文数据的采集工作十分重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测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现有的水利水文数据的采集基本上都改为自动化的设备值守进行采集,然后通过网络将水文数据传输至主站进行存储和后期的开发利用,水利水文数据采集的设备已经成为整个网络的一部分,有些采集设备还具备了远程控制的功能,采集设备自身成为一个简易的计算机终端,并且各个层级的水利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手持的用户终端来直接访问、或者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访问主站或者采集设备,相互的访问和控制过程需要提供专用的方法来进行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水利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物联网交互协议的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水利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物联网交互协议的通信方法,该物联网包括位于现场的终端采集设备、主站、用户端设备、三者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联网,终端采集设备带有采集各种水文数据的传感器,终端采集设备与主站、用户终端设备与主站、终端采集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专用交互协议进行交互通信,该交互协议的结构如下:
AE(BE)
[整体长度(2)] [行为类(2)] [分帧序号(2)] [校验和(8)]
DE
[ID长度(1)] [本身设备ID] [ID长度(1)] [终点设备ID]
DE
[小类标识(1)] [数据主体长度(2)] [数据] [数据合法性校验(8)]
CD
[小类标识(1)] [设备交互信息长度(2)] [设备交互信息] [区块码(48)]
BC
[小类标识(1)] [对话长度(2)] [对话内容] [对话SessionID(8)] [TOKEN校验域(8)]
EA(EB)
该交互协议的上述结构定义:
上行报文头帧标识为AE,下行为BE,上行报文尾帧标识为EA,下行为EB;能够直接明显区分交互驱动方和交互被动方;
标识域与主体之间以DE字符隔开,目的是根据定长直接校验报文合法性或直接拿到ID域信息;
数据类的交互帧尾为CD,设备交互类的为BC,直接切割获取定位的类信息和数据;
小类标识定义内容的事务分类,EE标识无内容;
数据校验域为设备的动态token,区块码为设备链的上一个设备和本设备的token链,用来校验信任信息;对话SessionID是对话内容类的绑定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州智慧水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州智慧水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4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带90°移相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