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声抑制方法、判定方法、介质及信号收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3776.1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丁当;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5/18;G10L25/21;H04M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国祥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声 抑制 方法 判定 介质 信号 收发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声抑制方法、判定方法、介质及信号收发设备。所述回声抑制方法包括:获取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回声;获取前处理信号,所述前处理信号由所述输入信号经前处理后产生,所述前处理用于对所述回声进行初步抑制;获取所述输入信号与所述前处理信号之间的比值;当所述比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二次抑制。所述回声抑制方法能够对通信系统中的回声干扰进行抑制,从而提升语音通话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噪声抑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回声抑制方法、判定方法、介质及信号收发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回声干扰,从而导致通话质量的降低。回声干扰产生的原理为:近端设备接收到的远端信号经过扬声器播放后转换为用户可以听到的声音,该声音经过回声路径后在近端设备的输入侧形成回声,该回声由近端设备的发送端发送至远端设备,从而对远端设备产生干扰。因此,如何对通信系统中的回声干扰进行抑制,已成为相关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声抑制方法、判定方法、介质及信号收发设备,用于解决现有通信系统中存在回声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回声抑制方法,所述回声抑制方法包括:获取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回声;获取前处理信号,所述前处理信号由所述输入信号经前处理后产生,所述前处理用于对所述回声进行初步抑制;获取所述输入信号与所述前处理信号之间的比值;当所述比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二次抑制。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处理包括自适应滤波和/或非线性处理。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比值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及其功率;获取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及其功率;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及其功率、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及其功率,获取所述比值。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加窗傅里叶变换,以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获取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加窗傅里叶变换,以获取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回声抑制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以后,对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平滑处理;在获取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以后,对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平滑处理。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比值为其中,Pe,i为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谱,表示所述前处理信号的功率,γ为平滑系数,Pd,i为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谱,为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N为加窗傅里叶变换中窗口的长度。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回声抑制方法应用于一信号收发设备,当所述比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二次抑制的实现方法包括:当所述比值小于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二次抑制;当所述比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若所述信号收发设备的结构和腔体状况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二次处理,若所述信号收发设备的结构和腔体状况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不对所述前处理信号进行二次处理,其中,所述二次处理包括二次抑制或增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判定方法,用于判定一信号收发设备的输入信号为单讲信号或者双讲信号,所述判定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信号收发设备的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回声;获取所述信号收发设备中的前处理信号,所述前处理信号由所述输入信号经前处理之后产生,所述前处理用于对所述回声进行初步抑制;获取所述输入信号与所述前处理信号之间的比值;当所述比值小于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输入信号为单讲信号,否则判定所述输入信号为双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