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3448.1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东;张存剑;蒋有录;刘华;李磊;何路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7/136;G06T7/62;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徐艳艳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砂岩 渗透 计算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S1、样品准备
将岩石样品制成0.03mm厚的激光扫描共聚焦岩石薄片并采用荧光剂染色,区分孔隙与杂基;
S2、采集图像、提取孔隙参数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孔隙图像;在获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孔隙图像即形成的低倍物镜下的整体图像的基础上,对孔隙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处理、二值化处理、阈值分割处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比例尺工具将所需处理的LSCM孔隙图像的像素比例设置为对应的长度比例;将LSCM孔隙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对LSCM孔隙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灰度值只有0和1的黑白图像,孔隙为白色,其他区域为黑色;对LSCM孔隙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有效选取所有孔隙范围,提取视域面积、所有孔隙的孔隙面积和孔隙周长;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孔隙图像的方法为:在单偏光、正交光和激光荧光下观察每张岩石薄片的孔隙与裂缝发育情况,了解孔隙宏观特征,选择孔隙发育的位置,在低倍物镜下选取岩石薄片上孔隙发育的视域,获取一张整体图像;移动岩石薄片,利用高倍物镜按照设定排列顺序依次扫描采集多张相邻的孔隙图像,在作图软件中将多张孔隙图像参照低倍物镜下的孔隙图像进行拼接形成低倍物镜下的整体图像;
S3、孔隙结构参数计算
根据视域面积、孔隙面积、孔隙周长计算面孔率φ、孔隙形状因子Fs、孔隙加权等效孔径de、孔径分选指数τp及分形维数Dw五个孔隙结构参数;面孔率φ为视域内提取的总孔隙面积与该视域面积的比值,表示为:
式中,Si为第i个孔隙的面积,S为视域面积,n为孔隙的个数;
孔隙形状因子Fs采用以下公式(2)和公式(3)计算:
式中,Fsi为第i个孔隙的形状因子,Ci为第i个孔隙的周长,αi为第i个孔隙面积占所有孔隙面积的百分比;
孔隙加权等效孔径de采用以下公式(4)和公式(5)计算:
式中,dei为第i个孔隙的等效孔径;
孔径分选指数τp采用以下公式(6)和公式(7)计算:
式中,τpi为第i个孔隙的孔径分选指数,di为第i个孔隙直径,dmax为视域下所有孔隙的最大孔径;
分形维数Dw通过求解以下公式(8)获取:
式中,C为孔隙周长,z为常数;
S4、渗透率预测模型建立
选取面孔率φ、孔隙形状因子Fs、孔隙加权等效孔径de、孔径分选指数τp及分形维数Dw五个孔隙结构参数,结合对应岩石样品的渗透率,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建立渗透率预测模型表示为:K=aφ+bFs+cde+dτp+eDw+f,其中,K为渗透率,a=-0.0022、b=-0.05681、c=0.000157、d=-0.00965、e=-0.02738、f=0.0798为拟合得到的权重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孔隙图像进行灰度处理获得灰度图像,对灰度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之后,再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4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气装置及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水利海量数据的查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