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791.4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迎;王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02 | 分类号: | A41D13/002;A41D13/12;A41D1/06;A41D19/015;A41D17/00;A41D27/00;A62B7/00;A62B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卢会刚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系统 传染病 防护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包括上衣、防护裤、头罩和冷凝框,头罩的内部设置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的内部包括呼吸外罩、排气罩和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清洁配件和过滤网,清洁配件的内部包括排气转轴、第一弹簧、单向排气阀和橡胶套,排气转轴与排气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设置在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排气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单向排气阀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橡胶套与单向排气阀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本发明,通过排气转轴、第一弹簧、单向排气阀、橡胶套和过滤网的设置,由于过滤网的阻隔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细菌进入排气管,从而防止了防护内部受到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
背景技术
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复杂,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具有吸入氧气、加热加湿、排出废气、拦截颗粒等重要作用;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病源呼出的带有病原体的飞沫在易感者的呼吸系统内的沉积位置越深,停留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因此模拟室内环境和呼吸系统内的气流分布和人体呼出飞沫的运动和沉积情况,从而评估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染风险、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098837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包括上衣、裤腿、衣袖、头罩和脚套。所述上衣、裤腿、衣袖、头罩和脚套一体设置。所述头罩上设有透明树脂材料的眼罩、鼻罩、口部护罩、耳罩和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下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单向出气阀。所述鼻罩、口部护罩和耳罩材料由内到外依次为纯棉层、纳米杀菌层、消毒棉层和纯棉层。所述上衣腰部设有腰带,所述腰带上设有氧气袋。所述氧气袋上设置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到口部护罩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氧气袋提供氧气进行呼吸,避免接触感染有细菌病毒的空气,防护效果好,成本低,适于广泛推广。
上述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在排气管长期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细菌会沿着排气管进入防护服内部,进而对防护服内部造成污染,从而使得对防护服进行消毒时带来了极大麻烦,另外,上述防护服的氧气袋供应的氧气时间有限,医疗工作者一旦在病房里待的时间过长,防护服就提供不了充足的氧气,导致医疗工作者呼吸困难,
为此,提出了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系统病防护服的排气管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细菌会进入防护服内部造成污染,另外,其氧气的供应也不足,不利于医疗工作者顺利进行手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包括上衣、防护裤、头罩和冷凝框,所述头罩的内部设置有排气组件;
所述排气组件的内部包括呼吸外罩、排气罩和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清洁配件和过滤网;
所述清洁配件的内部包括排气转轴、第一弹簧、单向排气阀和橡胶套,所述排气转轴与所述排气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远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单向排气阀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与所述单向排气阀的外侧壁固定套接;
所述冷凝框的内部设置有氧气瓶。
优选地,所述头罩与冷凝框之间设置有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的内部包括氧气管、单向进气阀和启动阀,所述单向进气阀与所述启动阀均设置在所述氧气管的内侧壁上,所述氧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呼吸外罩固定连接,所述氧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框的内部,并与所述氧气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