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273.2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锡龙;李杰;李桂鹏;张海霞;王连颖;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梅尔森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6;A61P11/1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李玉娜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广藿香、苍术、紫苏叶、干姜、陈皮、白芷、桂枝按一定重量份比经加工制备而成。该中药组合物可制成喷雾剂、露剂、口服溶液、颗粒剂或片剂等剂型,具有止咳、化痰及平喘功效,携带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止咳、平喘及化痰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在国内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约占三分之一以上,且常伴有气喘、痰瘀互结。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因诊断不明确,很多患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对咳嗽病因研究的深入,按照病程的长短,将咳嗽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病程在3~8周)和慢性咳嗽(病程超过8周)。急性和亚急性咳嗽多由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且胸部X线检查多无明确病变,主要可由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等引发,约占慢性咳嗽的70%-95%。慢性咳嗽可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肌肉、骨胳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如尿失禁、晕厥、失眠、焦虑等,危害严重。目前对于这些咳嗽临床上均为对症维持治疗,多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丙酸氟地卡松)、镇咳药物(右美沙芬、可待因)、支气管舒张剂(沙美特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M胆碱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胺)等药物。这些药物对咳嗽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均较差,且需要长期大量服用,有大量的副作用,尽管可一时克服症状,但是更容易遗留长期、顽固的慢性咳嗽,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观点认为包括慢性咳嗽在内的咳嗽、气喘及痰结相关疾病,其主要病位为肺部,同时患者机体其他器官若同时存在功能失调等不良情况,亦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对咳嗽的治疗,中医疗法不仅需调理肺部,同时也需对肝脏、脾以及肾脏进行相应调理与治疗,采用因势利导的处理方式,协同论治,调理阴虚,祛除外邪。
由于慢性咳嗽在内的咳嗽、气喘及痰结相关疾病的病程一般较长,需要长期用药,而现有药物存在疗效欠佳,副作用多,停药易复发等弊端。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具有止咳、平喘及化痰功效的安全、有效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止咳、平喘及化痰功效的安全有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制备而成:
广藿香5~30重量份、苍术2.5~15重量份、紫苏叶2.5~15重量份、干姜10~60重量份、陈皮15~90重量份、白芷2.5~15重量份、桂枝15~6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为:广藿香5~20重量份、苍术2.5~10重量份、紫苏叶2.5~10重量份、干姜10~40重量份、陈皮15~60重量份、白芷2.5~10重量份、桂枝10~4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为:广藿香5~15重量份、苍术2.5~7.5重量份、紫苏叶2.5~7.5重量份、干姜10~30重量份、陈皮20~40重量份、白芷2.5~7.5重量份、桂枝10~30重量份。
最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为:广藿香10重量份、苍术5重量份、紫苏叶5重量份、干姜20重量份、陈皮30重量份、白芷5重量份、桂枝2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梅尔森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梅尔森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