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2167.4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幽卓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 |
| 代理公司: | 广东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梁鹤鸣 |
| 地址: | 2018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稳压 水泵 | ||
本申请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该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包括泵体、进水管路、排水管路、稳压水箱、稳压组件、阀体组件以及出水管路;其中,泵体具备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排水口连通;稳压水箱与泵体连接;稳压组件包括稳压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导水管路;稳压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导水管路的一端均与稳压水箱连通;回水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路连通;该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能够避免在截流和出液的过程中,泵体反复启动造成泵体损耗较大,进而能够延长该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泵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用水的需求不同,水泵需要经常在出水状态和截流状态间切换,这样的使用方式使得水泵需要频繁的启动和停止,从而导致水泵的损耗较大;并且水泵在频繁的启动的过程中,其启动时的水压较小,进而造成出水压力的不稳定,不能满足用水的需求,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快速回压的稳压水泵,其包括泵体、进水管路、排水管路、稳压水箱、稳压组件、阀体组件以及出水管路;
泵体具备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排水口连通;稳压水箱与泵体连接;
稳压组件包括稳压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导水管路;稳压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导水管路的一端均与稳压水箱连通;回水管路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路连通;
阀体组件包括阀体、阀芯及驱动部;阀体开设有供阀芯活动的活动腔,以及与活动腔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第一通道与排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二通道与稳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三通道与出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第四通道与导水管路连通;阀芯开设有主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及第六流道;主流道贯穿阀芯;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导通,第三流道与第四流道导通;第五流道与第六流道导通;
阀芯可滑动地与活动腔配合,且阀芯的外周壁与活动腔的内周壁贴合;沿阀芯相对于活动腔滑动的方向,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及第六流道均与主流道间隔;主流道的中心轴线与阀芯相对于活动腔滑动的方向垂直;
第一流道的中心轴线、第二流道的中心轴线、第三流道的中心轴线以及第四流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第五流道的中心轴线以及第六流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流道的中心轴线、第二流道的中心轴线、第三流道的中心轴线以及第四流道的中心轴线所处的平面与第五流道的中心轴线以及第六流道的中心轴线所处的平面间隔;第一流道的中心轴线、第二流道的中心轴线、第三流道的中心轴线以及第四流道的中心轴线所处的平面与阀芯相对于活动腔滑动的方向垂直,第五流道的中心轴线以及第六流道的中心轴线所处的平面与阀芯相对于活动腔滑动的方向垂直;
阀芯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滑动,并至少具备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
当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五流道以及第六流道分别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导通,排水管路与稳压管路连通;
当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以及第四流道分别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一一对应导通,排水管路与稳压管路连通,导水管路与出水管路连通;
当阀芯处于第三位置时,主流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及第三通道导通,排水管路与出水管路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阀芯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滑动,还具备第四位置;
当阀芯处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相互被阻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幽卓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幽卓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