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1762.6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健;神藤正宪;织谷好男;山田甲树;松田浩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D1/053;F28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徐丹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具备 空调 装置 | ||
1.一种热交换器(11),其中,
具有:多个扁平管(63),其在上下方向即层方向上多层配置,并在内部形成有冷媒的通道(63b);
和多个鳍片(64),其将相邻的所述扁平管之间划分为供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道,
所述扁平管被划分为在所述层方向上多层排列的多个热交换路径(60A~60J),
若将所述热交换路径中包括最下层的所述扁平管(63AU、63AD)的热交换路径设为第1热交换路径(60A),将各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通道的流路截面积设为路径有效截面积,则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比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60B~60J)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为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路径有效截面积的0.5倍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扁平管具有成为所述通道的多个贯通孔,
构成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A)的尺寸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的尺寸小,
和/或,
构成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A)的数量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所述贯通孔(63b)的数量少。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构成所述第1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数量比构成其他所述热交换路径的所述扁平管的数量少。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鳍片具有:多个缺口部(64a),其沿所述空气通过所述通风道的通风方向的从下风侧向上风侧的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扁平管;多个鳍片主体部(64b),其夹在相邻的所述缺口部之间;和鳍片上风部(64c),其在比所述缺口部靠所述通风方向的上风侧与多个所述鳍片主体部连续延伸。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11)在冷媒回路(6)中被配置于对冷媒进行分流的气体侧分流部件(75)和对冷媒进行分流的液体侧分流部件(85)之间,
所述热交换器(11)还具备:
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其从所述气体侧分流部件(75)延伸;
第1头域集合管(70),其与所述多个扁平管(63)连接;
多个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它们从所述液体侧分流部件(85)延伸;以及
第2头域集合管(80),其与所述多个扁平管(63)连接,
在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内部配置有隔板(81),
所述隔板(81)将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的内部空间分隔开,形成与所述多个热交换路径(60A~60J)相对应的多个空间(82A~82J),
通过所述隔板(81)分隔开的所述多个空间(82A~82J)和构成所述多个热交换路径(60A~60J)的所述多个扁平管(63)连通,
在所述热交换路径(60A~60J)中,
冷媒从与所述第1头域集合管(70)连接的所述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经过所述扁平管(63)向与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的所述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流动,或者从与所述第2头域集合管(80)连接的所述液体侧冷媒分流管(87A~87J)经过所述扁平管(63)向与所述第1头域集合管(70)连接的所述气体侧冷媒分流支管(77A~77J)流动。
7.一种空调装置(1),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7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