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入射角度的电磁吸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1728.9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钟硕敏;张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射 角度 电磁 吸收 结构 | ||
1.一种宽入射角度的电磁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层叠的ITO图案层、基板、介质损耗层以及良导体层,所述的基板、所述的介质损耗层以及所述的良导体层分别为矩形板,且所述的基板、所述的介质损耗层以及所述的良导体层从上到下完全重合;所述的ITO图案层由第一ITO结构和第二ITO结构组成,所述的第一ITO结构和所述的第二ITO结构均附着在所述的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一ITO结构包括第一矩形ITO、第二矩形ITO、第三矩形ITO、第四矩形ITO、第五矩形ITO、第六矩形ITO、第七矩形ITO、第八矩形ITO、第九矩形ITO、第十矩形ITO、第十一矩形ITO、第十二矩形ITO、第十三矩形ITO、第十四矩形ITO和工字型ITO,所述的第一矩形ITO、所述的第二矩形ITO、所述的第三矩形ITO、所述的第四矩形ITO、所述的第五矩形ITO、所述的第六矩形ITO、所述的第七矩形ITO、所述的第八矩形ITO和所述的工字型ITO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平行间隔排列,所述的第一矩形ITO的右端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的基板的右端面所在平面,所述的第一矩形ITO、所述的第二矩形ITO、所述的第三矩形ITO、所述的第四矩形ITO、所述的第五矩形ITO、所述的第六矩形ITO、所述的第七矩形ITO和所述的第八矩形ITO沿前后方向的长度逐个增大,所述的第一矩形ITO、所述的第二矩形ITO、所述的第三矩形ITO、所述的第四矩形ITO、所述的第五矩形ITO、所述的第六矩形ITO、所述的第七矩形ITO和所述的第八矩形ITO沿左右方向的长度也逐个增大,所述的工字型ITO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八矩形ITO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的第九矩形ITO、所述的第十矩形ITO和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位于所述的工字型ITO的左侧,所述的第九矩形ITO的前端面所在平面位于所述的工字型ITO的前端面所在平面的前侧,且两者平行,所述的第十矩形ITO位于所述的第九矩形ITO的后侧,所述的第九矩形ITO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十矩形ITO的前端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位于所述的第十矩形ITO的后侧,所述的第十矩形ITO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的前端面连接,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十矩形ITO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的第十矩形ITO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沿左右方向长度的两倍,所述的第十二矩形ITO的后端面所在平面位于所述的工字型ITO的后端面所在平面的后侧,且两者平行,所述的第十三矩形ITO位于所述的第十二矩形ITO的前侧,所述的第十二矩形ITO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十三矩形ITO的后端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的第十四矩形ITO位于所述的第十三矩形ITO的前侧,所述的第十三矩形ITO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十四矩形ITO的后端面连接,所述的第十四矩形ITO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十三矩形ITO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十四矩形ITO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的左端面之间具有一段距离,所述的第十四矩形ITO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十矩形ITO的后端面之间具有一段距离,所述的第十三矩形ITO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十一矩形ITO的后端面之间具有一段距离,所述的第二ITO结构位于所述的第一ITO结构的左侧,且两者为左右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7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