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压力控制式电流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1649.8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8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珊;杨文龙;杨建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压力 控制 电流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压力控制式电流控制器,包括主体外壳。本发明直接与需要控制空气气压设备的气体储存空间连通,然后,该装置的接线柱和控制设备气压的空压机的其中一导线连接,当设备内部气压较低时,该装置能够实现电流的接通工作,使得空压机工作,对设备内部进行空气压缩,当压力达到该装置控制的最高值时,能够实现自主切断空气机电流,此时,空气设备的气体储存压力会维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由于空气的外泄或者空气的消耗,只有当气压值再次达到该装置控制的最小压力值时,才能够使得空压机继续工作,所以,该装置对于空气机会发生一种范围式的保护作用,不会使得空压机停机和开机频率过于频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压力控制式电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流控制器大多都是利用电子元件进行控制,由于其严重依靠电子模块,并且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比较低,所以其使用寿命也会降低,同时,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所,在对设备的空气气压进行控制时,即需要控制空气气压在合适范围内对电流进行控制,进而控制设备内部空气压力的范围值,现有的设备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力控制式电流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压力控制式电流控制器,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在对立两端分别安装有主接线柱和副接线柱,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动空间、第二活动空间和第三活动空间,所述第一活动空间底端、第二活动空间底端和第三活动空间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安装空间和第三安装空间,所述主体外壳内部设有连通外界空间和第一活动空间底端中心的主第一管道孔,所述主第一管道孔的端部设有主第一管道连接端口,所述主体外壳内部设有连通外界空间和第二活动空间底端中心的主第二管道孔,所述主第二管道孔的端部设有主第二管道连接端口,所述第一活动空间和第二活动空间的内部分别安放一铜柱移动式电流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安装空间和第三安装空间的内部分别安装一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所述第三活动空间的内部安放一可移动的永磁体从动式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活动空间和第二活动空间内部的顶端分别安放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和副螺旋弹簧,所述主体外壳在位于所述第三活动空间的下方和上方分别安装有主铁芯和副铁芯,所述主铁芯和副铁芯的侧面分别套接一主线圈和副线圈,所述主接线柱的接线部位和第一安装空间之间安装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主线圈的其中一接线部位之间通过第二导线连接,所述主线圈的另一接线部位和副接线柱的接线部位之间通过第三导线连接,所述主接线柱的接线部位和第三安装空间之间通过第四导线连接,所述第三安装空间和副线圈的其中一接线部位之间通过第五导线连接,所述副线圈的另一接线部位和第二安装空间之间通过第六导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和副接线柱之间通过第七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包括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一半柱形铜片、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二半柱形铜片、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一号接线柱、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二号接线柱、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绝缘橡胶和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柱形空心结构;所述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一半柱形铜片和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二半柱形铜片的外侧中部分别安装有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一号接线柱和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二号接线柱,所述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一半柱形铜片和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二半柱形铜片在平面端部之间安装一相互隔离的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绝缘橡胶,所述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一半柱形铜片、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二半柱形铜片和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绝缘橡胶的中心设有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柱形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柱形空心结构的结构半径与第一活动空间、第二活动空间和第三活动空间的结构半径相同,位于所述第二活动空间内部的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一半柱形铜片和铜片柱体式电流接线机构用第二半柱形铜片高度与第二活动空间高度的3/4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制模型
- 下一篇:抗菌防臭涤纶纱线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