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纤维及其共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1609.3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闵胜男;张金峰;张秀芹;梁园;杨莹雪;左帅;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服装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D03D25/00;D03D15/283;D03D15/275;D03D15/26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韩正玉;夏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纤维 及其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塑性石墨烯改性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石墨烯改性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石墨烯分散液;
步骤b、将步骤a制得的石墨烯分散液与己内酰胺混合反应,制得石墨烯增韧聚酰胺切片;
步骤c、将步骤b得到的切片进行熔融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石墨烯分散液包括石墨烯粉体、表面活性剂以及溶剂制得;
所述石墨烯分散液中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比为1~10%;
表面活性剂与石墨烯粉体的质量比为(0.1~0.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石墨烯粉末与己内酰胺的质量比为1:(5~10);
在步骤c中,所述纺丝温度为200~300℃,纺丝速度为100~1000m/min。
4.一种纤维共织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该纤维共织增强复合材料由增强纤维作为厚向接结经纱、衬垫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余部分为热塑性石墨烯改性聚酰胺纤维经织造后,通过热压工艺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共织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纤维选自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热塑性石墨烯改性聚酰胺纤维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热塑性石墨烯改性聚酰胺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共织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纤维与热塑性石墨烯改性聚酰胺纤维的体积比为(0.1~20):1;
所述厚向接结经纱、纬纱和衬垫经纱的直径比为(0.1~15):(0.1~10):1。
7.一种纤维共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增强纤维作为厚向接结经纱、纬纱和衬垫经纱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余部分为热塑性基体纤维进行织造,制得三维织物;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三维织物进行热压,制得纤维共织增强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增强纤维与热塑性基体纤维的体积比为(0.1~20):1;
所述厚向接结经纱、纬纱和衬垫经纱的直径比为(0.1~15):(0.1~1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三维织物织造过程的组织结构选自贯穿接结角联锁结构、间层角联锁结构、贯穿正交结构、间层正交结构和多层接结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
三维织物由2~150层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热压温度为150~350℃,保温时间为1~60min;
热压压力为2~5MPa,热压时间为1~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服装学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服装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6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