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蟑螂诱捕设备及其诱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1322.0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卓霖;房翔;李远航;何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5115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蟑螂 诱捕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蟑螂诱捕设备及其诱捕方法,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且上盖的外侧壁表面固定设置有爬行管,同时爬行管是由管口、管身和管连接三部分组成,并且爬行管内部下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层助爬凸起;底座,所述底座与上盖组合在一起构成诱捕设备本体,且底座内部设置有一层粘胶,同时底座内部底板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蟑螂诱捕设备,饵料散发出来的气味用于引诱蟑螂,蟑螂穿过爬行管掉落在底座内部,并通过粘胶粘接在收纳盘内部,使得蟑螂集中在此设备内部,避免将死的蟑螂会到处爬行,致使死蟑螂比较分散,不易完全清除干净,造成卫生隐患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捕捉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蟑螂诱捕设备及其诱捕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在生活中常见的害虫,常藏匿在厨房、食品柜、饲料库、卫生间的缝隙处等人们不易注意到的阴暗角落处;其不仅危害粮油食品、衣物和书籍等仓储物品,而且还能传播疾病对人造成伤害;蟑螂具有繁殖迅速的特点,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细菌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蟑螂捕捉装置有电击式蟑螂捕捉盒,其利用电击的方式对蟑螂进行灭杀,除了设置有带有电击电路的捕杀板,一般还会配置用于引诱蟑螂的饵料。
目前市场上有蟑螂诱杀胶饵,蟑螂食用该胶饵后会中毒而死,但是由于蟑螂不是食用后立即毙命,所以食用了诱杀胶饵的蟑螂还会到处爬行,致使死蟑螂比较分散,不易完全清除干净,造成卫生隐患,其次胶饵具有毒性,一旦出现儿童的误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健康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蟑螂诱捕设备及其诱捕方法,采用物理的诱捕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化学清理方式容易造成的蟑螂清理分散,以及人身健康安全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蟑螂诱捕设备,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且上盖的外侧壁表面固定设置有爬行管,同时爬行管是由管口、管身和管连接部件三部分组成,并且爬行管内部下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层助爬凸起;
底座,所述底座与上盖组合在一起构成诱捕设备本体,且底座内部设置有一层粘胶,同时底座内部底板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
上述的蟑螂诱捕设备,所述上盖包括管口、管身、管连接部件、盖体、折弯内壁、提手和爬行管,且管口端部与管身固定设置,管身远离管口的一端与管连接部件固定设置,管连接部件与盖体内部连通,管口的剖面为等腰梯形设置,折弯内壁的倾斜角度为64°。
上述的蟑螂诱捕设备,所述爬行管整体为“S”形设置,且爬行管沿着盖体的外侧周向位置均匀设置为六组,相邻两组爬行管之间的角度相等。
上述的蟑螂诱捕设备,所述盖体是由亚克力材质做成的剖面为圆形的结构,且盖体的顶部与提手固定设置。
上述的蟑螂诱捕设备,所述底座包括收纳盘、限位环、安装板、饵料放置槽和粘胶,且收纳盘、限位环和安装板为同心圆结构。
上述的蟑螂诱捕设备,所述安装板是由塑料材质做成的环形结构,且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设置的饵料放置槽,饵料放置槽的剖面为等腰梯形设置。
上述的蟑螂诱捕设备,所述上盖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结构,且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结构,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上盖与底座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蟑螂诱捕设备的诱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饵料均匀的铺设在安装板23上表面开设的饵料放置槽24中,随之将底座2与上盖1螺接起来,此时将此装置放置在目标的位置,饵料散发出来的气味用于引诱蟑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