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21301.9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邬果昉;刘富佳;许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S10/10 | 分类号: | H02S10/10;H02S10/12;H02S10/20;H02J15/00;H02J7/35;B60L53/51;B60L53/52;B60L53/54;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服务站 电动汽车 装置 | ||
1.一种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包括储能部件、能量转换部件以及制电部件;
所述储能部件用于存储自然能量;
所述能量转换部件与所述储能部件连接,所述能量转换部件用于利用所述自然能量将工质由液态转换为汽态;
所述制电部件分别与所述能量转换部件、服务站电负载连接,所述制电部件用于利用汽态的工质获得电能,并为所述服务站电负载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件为熔盐蓄热部件;
所述熔盐蓄热部件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第一熔盐罐、第二熔盐罐、第一熔盐泵以及第二熔盐泵;
将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所述第一熔盐罐、所述能量转换部件、所述第二熔盐罐依次首尾相连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熔盐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熔盐罐与所述能量转换部件之间;所述第二熔盐泵设置在所述第二熔盐罐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还包括风能转换部件;
所述风能转换部件与所述制电部件连接,所述风能转换部件用于利用风能将工质从液态转换为汽态,并将汽态的工质输送至所述制电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转换部件包括风力发电模块、电解制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燃氢模块;
所述燃氢模块依次与所述储氢模块、所述电解制氢模块、所述风力发电模块连接,所述燃氢模块还与所述制电部件连接,所述燃氢模块用于通过燃烧氢气以加热液态的工质,使工质由液态转换为汽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蓄热部件还包括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熔盐泵、所述第二熔盐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熔盐泵、所述第二熔盐泵供电;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单元、储能蓄电池以及逆变单元;
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分别与所述储能蓄电池、所述逆变单元连接,所述储能蓄电池还与所述逆变单元连接;
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将所述直流电能传输至所述储能蓄电池以及所述逆变单元;
所述储能蓄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获取的直流电能;
所述逆变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熔盐泵、所述第二熔盐泵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光伏单元获得的直流电能逆变为交流电能,并为所述第一熔盐泵、所述第二熔盐泵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还包括热循环部件;
所述热循环部件分别与所述制电部件、所述能量转换部件以及服务站储水部件连接;所述热循环部件用于将所述制电部件排出的汽态的工质的热能转移至所述服务站储水部件中的水,从而为服务站供热,以及将汽态的工质转换为液态的工质,并将液态的工质输送至所述能量转换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电动汽车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部件包括凝汽器、热网换热器、热网循环泵以及给水泵;
所述凝汽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热网换热器的汽侧输入端均与所述制电部件连接,所述凝汽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热网换热器的汽侧输出端均与所述能量转换部件连接;所述给水泵设置在公共输出端与所述能量转换部件之间,所述公共输出端为所述凝汽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热网换热器的汽侧输出端公用的一端;
所述凝汽器用于将所述制电部件排出的汽态的工质冷凝为液态的工质,并将液态的工质输送至所述能量转换部件;
所述热网换热器与所述服务站储水部件连通;所述热网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制电部件排出的汽态的工质转换成液态的工质;
所述热网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热网换热器与所述服务站储水模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3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款搭载增程式电动物流车的高压油箱
- 下一篇:一种自主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