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加工夹具以及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0098.3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1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诗龙;王赟;马明;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刘瑞花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夹具 以及 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件加工夹具以及机床,其中,工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夹紧部和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定位部、配合部和顶出结构,定位部和配合部相对设置且分居于支撑部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配合部在靠近或远离定位部的方向上可活动地设置,以在待加工工件位于支撑部时,与定位部相配合,抵持于待加工工件的两侧,以使待加工工件沿第一水平方向定位于支撑面上,顶出结构与定位部同侧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可活动设置,以在加工结束后,沿第一方向向远离定位部的方向移动,以将支撑面上的工件顶出。本发明旨在解决加工过程中无法确保准确定位,加工结束后拆卸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工件加工夹具以及机床。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促进了微电机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电机转轴是是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并支撑转子铁芯的重要机械零件,在电机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由于电机的种类繁多,导致了转轴结构形式的多样化,这些转轴都是一种无阶梯的光轴,其上有输出位、筋位和轴承位等,精度等级达到IT5,其中输出位是用来连接传动件,具有扁口、销孔和/或外螺纹等结构形式,因此,转轴的钻孔和铣面被视为转轴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其工艺装备先进性将直接影响微电机转轴的产量和质量。但是,现在生产中夹具都为通用工件加工夹具,缺少相对应配套的专用夹具,转轴在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加工尺寸偏差较大,无法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且工件装卸效率不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工件加工夹具以及机床,旨在解决工件加工过程中无法确保准确定位,加工结束后,拆卸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件加工夹具,用于机床加工,所述工件加工夹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待加工工件,且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支撑面;
夹紧部,所述夹紧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且可沿上下方向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支撑部配合,以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夹紧部之间;以及,
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定位部、配合部和顶出结构,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相对设置且分居于所述支撑部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配合部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部的方向上可活动地设置,以在所述待加工工件位于所述支撑部时,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抵持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两侧,以使所述待加工工件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定位于所述支撑面上,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定位部同侧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可活动设置,以在加工结束后,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定位部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支撑面上的工件顶出。
可选地,所述工件加工夹具还包括辅助杆和摆臂,所述辅助杆和所述摆臂分设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辅助杆设于所述底座,且具有朝向所述摆臂设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所述定位部,所述摆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且具有工作位置和远离所述工作位置的避让位置,所述摆臂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摆臂远离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所述自由端设有所述配合部;以及,
弹性件,用以在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驱使所述配合部朝向靠近所述定位部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定位部均与所述待加工工件保持抵接。
可选地,所述摆臂还包括连接杆和推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沿着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贯设有安装孔,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且随同所述连接杆转动,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辅助杆的一端设有驱动部,且远离所述辅助杆的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推杆脱离所述安装孔的限位部,所述驱动部构成所述摆臂的自由端,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