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双流道太阳能导流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9428.7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种衍启;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阳光博士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10/75 | 分类号: | F24S10/75;F24S70/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双流 太阳能 导流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双流道太阳能导流管,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热管,导热管上下两侧管壁均与管体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导热管将管体的内腔分隔为上流道和下流道,导热管的内部空腔为导热室,导热室与上流道和下流道完全隔离;导热管的左右两侧壁中,至少有一个是与管体直接相连的外壁,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超导热管插孔。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双流道太阳能导流管,由于其采用了一体式成型结构,免除了焊接工序,降低了制造及维护成本,并且其采用了直通式的导热室,增加了导热面积,降低了导热介质的流通阻力,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双流道太阳能导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超导热管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集热方式为真空管吸热并将热量通过超导热管传递至导流管,通过超导热管的快速升温将导流管内的水等介质快速加热从而快速实现光热转换。
现有技术中,导流管为管状结构,通过在导流管管体上打孔并穿入管套作为超导热管的导热室,然后经焊接后将导流管流道与导热室完全密封隔离,此种结构的导流管因涉及打孔、穿管和焊接三道工序不仅因生产效率低造成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还有管套与导流管管体的焊接焊缝质量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其后期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的问题,而且导热介质在导流管内的流动因受到管套的阻碍,还会造成导热介质流通不畅,降低了其热传递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且热传递效率高的一体式双流道太阳能导流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式双流道太阳能导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上下两侧管壁均与所述管体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所述导热管将所述管体的内腔分隔为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导热管的内部空腔为导热室,所述导热室与所述上流道和所述下流道完全隔离;
所述导热管的左右两侧壁中,至少有一个是与所述管体直接相连的外壁,所述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超导热管插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的上下两侧管壁包括主管壁和过渡管壁,两个所述过渡管壁呈外翻结构,共同形成外宽内窄的喇叭口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主管壁上设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与所述超导热管插孔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安装槽为所述主管壁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变形后形成,所述安装槽的截面呈弧形或V形或多边形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体与所述导热管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材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的左右两侧壁均为所述外壁。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至少有一个所述外壁与所述管体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管的左右两侧壁中,其中一个为外壁,另一个为内壁;
所述内壁位于所述管体的内侧并通过导热板与所述管体一体式连接成型。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体上对应所述超导热管插孔的位置设有导热翅片。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体的主体部分为方形结构,并在其两端逐步过渡成圆形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阳光博士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阳光博士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9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