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收集雨水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9251.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丰;吕金刚;邵珠令;房海波;申庆赟;高善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1C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郭雨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收集 雨水 下凹式 绿地 结构 | ||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收集雨水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
素土夯实层,所述素土夯实层为盐碱层;
下透水土工布层,所述下透水土工布层铺设在素土夯实层的上表面上;
蓄水层,所述蓄水层铺设在下透水土工布层上,且所述蓄水层中埋置有盲管,所述盲管外壁上包裹有一层过滤层;
透水层,所述透水层铺设在蓄水层上;
上透水土工布层,所述上透水土工布层铺设在透水层上;
介质土层,其铺设在上透水土工布层上,且介质土层成下凹式构造;
还包括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素土夯实层中,所述盲管与溢流井连通,且该溢流井通过雨水管道与雨水井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为多级级配碎石层,其中,所述碎石的粒径在10~20nm之间,优选地,所述蓄水层的厚度为180~2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由粒径在5~10mm的碎石组成,优选地,所述透水层的厚度为45~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式绿地结构与两侧道路之间通过隔离层隔开,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透水土工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土层的厚度在390~450mm之间,所述介质土层的下凹深度为15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包括:
井筒,所述井筒埋设在下凹式绿地结构中,且井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素土夯实层中,所述盲管和雨水管道均与井筒的侧壁连通;
截污挂篮,所述截污挂篮悬挂在井筒的上端口中;
井盖,所述井盖为镂空状,其扣在井筒的上端口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井盖的顶壁的下表面连接,连接杆的下端活动穿过截污挂篮后延伸至井筒的底部;以及
浮球,所述浮球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且所述浮球通过连接杆悬挂井筒的下部,所述浮球的底面与井筒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雨水管道的底面与井筒底面之间的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挂篮的底面为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的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穿过该通孔后进入延伸至井筒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的顶壁下表面上连接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插接在该插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挂篮的边缘处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过滤筒,所述井盖为凹槽形,其倒扣在所述过滤筒中且支撑在截污挂篮的边缘上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井口与介质土层之间铺设碎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92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