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透传方法、装置、蓝牙装置和BLE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9216.9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4/06;H04W76/14;H04W76/40;H04W56/00;H04W52/02;H04L1/16;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黄健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方法 装置 蓝牙 ble 芯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透传方法、装置、蓝牙装置和BLE芯片。针对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通信的蓝牙装置,该数据透传方法包括:获取从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的类型;根据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确定与所述从设备的连接模式,其中,所述连接模式包括蓝牙连接模式和蓝牙广播模式;基于所述连接模式,将封装后的射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从设备,实现了基于接口类型自动确定连接模式,使得连接模式与接口匹配,提高了蓝牙装置数据传输的速度、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蓝牙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透传方法、装置、蓝牙装置和BLE芯片。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联盟于2012年发布了蓝牙核心规格4.0版本,一般将蓝牙规范1.0,2.0和3.0下的BR/EDR(Basic Rate/Enhanced Data Rate,基础速率/增强速率)蓝牙称为传统蓝牙,而将蓝牙4.0规范下的LE(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称为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Low Energy),随后又发布了蓝牙4.1、蓝牙4.2、蓝牙5.0,其核心部分都是低功耗蓝牙。低功耗蓝牙技术以较低的发送/接收功耗、快速连接等优势,得到广泛地应用。
当前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主要过程为:主设备通过广播模式,周期性发送广播包至一个或多个从设备,或者主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基于该请求与从设备进行协商,协商成功后,与从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在上述通信过程中,主设备的工作模式或连接模式,广播模式和蓝牙连接模式,是由用户手动设定的,准确度较低,容易导致数据传输速度较低或者功耗过高,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透传方法、装置、蓝牙装置和BLE芯片,实现了基于通信接口类型自适应确定蓝牙装置的连接模式,提高了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数据传输的速度、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透传方法,该数据透传方法包括:
获取从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的类型;根据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确定与所述从设备的连接模式,其中,所述连接模式包括蓝牙连接模式和蓝牙广播模式;基于所述连接模式,将封装后的射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可选的,根据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确定与所述从设备的连接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是否属于预设接口类型;若属于,则确定所述连接模式为蓝牙连接模式;和/或,若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不属于所述预设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连接模式为蓝牙广播模式。
可选的,在判断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是否属于预设接口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各个所述预设接口类型。
可选的,当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不属于所述预设接口类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接口的类型是否属于第二接口类型;若属于,则确定所述连接模式为蓝牙广播模式。
可选的,在确定与所述从设备的连接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模式与所述从设备建立连接,并进行时钟同步;判断所述通信接口是否支持无线模式;若是,则封装所述通信接口对应的待传输射频数据,以得到封装后的射频数据包。
可选的,当所述连接模式为蓝牙连接模式时,在确定与所述从设备的连接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蓝牙装置支持的链路参数以及所述从设备支持的链路参数,确定所述蓝牙装置与所述从设备的蓝牙链路的连接时隙和/或最大传输字节数。
可选的,所述链路参数包括最大数据包的字节数和物理层的编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9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