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8984.2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雨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H01H33/664;H01H3/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王刘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合闸 反弹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断路器包括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连接的运动杆,运动杆上连接有斥力盘驱动斥力盘的上下运动实现动触头分合的分闸机构与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包括分闸线圈和分闸保持装置,合闸机构包括合闸线圈和合闸保持装置,合闸保持装置靠近斥力盘侧设置有合闸减速环,分闸保持装置靠近斥力盘侧设置有分闸减速环;合闸减速环在动触头合闸时感应与合闸线圈相反的磁力,分闸减速环在动触头分闸时感应与分闸线圈相反的磁力;本发明的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通过“非接触式”电磁感应减速和优化结构设计,使其具有减速效果好、实用性强、经济性好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真空断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后不用检修等优点,在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使用,特别适用于要求无油化、少检修及频繁操作的使用场所,在3~35kV,50Hz三相交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电磁斥力驱动系统的真空断路器因其合分闸速度快等优势,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电磁斥力驱动系统的真空断路器均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①机械碰撞减速,减速效果差,易产生二次噪音,且需改变原有的系统;②合闸停止时速度极快,灭弧室触头易磨损、寿命短;③结构复杂,易受元件加工误差的影响;④合闸保持磁铁与分闸保持磁铁互不共用,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通过“非接触式”电磁感应减速和优化结构设计,使其具有减速效果好、实用性强、经济性好等优势。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所述断路器包括灭弧室、置于所述灭弧室内的静触头和动触头以及与所述动触头固定连接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上连接有斥力盘以及驱动斥力盘运动实现动触头分合的分闸机构与合闸机构,所述分闸机构包括分闸线圈和分闸保持装置,所述合闸机构包括合闸线圈和合闸保持装置,所述分闸线圈和所述合闸保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斥力盘靠近所述灭弧室侧,所述合闸线圈和所述分闸保持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斥力盘远离所述灭弧室侧,所述合闸保持装置靠近所述斥力盘侧设置有合闸减速环,所述分闸保持装置靠近所述斥力盘侧设置有分闸减速环;所述合闸减速环在所述动触头合闸时感应与合闸线圈相反的磁力,所述分闸减速环在所述动触头分闸时感应与分闸线圈相反的磁力。
优选地,所述合闸保持装置与所述分闸保持装置相对的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分闸线圈置于合闸保持装置上的环形槽内,所述合闸线圈置于所述分闸保持装置上的环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斥力盘上固定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两极分别朝向所述斥力盘靠近和远离所述灭弧室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合闸减速环与分闸减速环分别为合闸减速闭合线圈与分闸减速闭合线圈。
优选地,所述分闸保持装置与合闸保持装置上均设置有能够被永磁体吸引的金属。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合闸减速环与分闸减速环,实现在动触头合闸与分闸中对斥力盘进行减速,避免斥力盘与合闸保持装置或分闸保持装置发生机械碰撞,或实现降低碰撞速度和力度,避免在高速碰撞中斥力盘发生反弹的问题。一方面避免了在合闸或分闸中产生的机械碰撞噪音,另一方面避免了在合闸中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的碰撞磨损,避免了合闸中动触头以极快的速度停止,造成灭弧室触头易磨损、寿命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结构示意图,也即灭弧室合闸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灭弧室分闸状态下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雨,未经张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