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态自组网的人工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8405.4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钱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力行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N3/08;G06N3/04;G06K9/00;G06K9/4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方晓雯 |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模态 组网 人工智能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自组网的人工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由至少一个边缘节点自组成网;所述边缘点被设置为感知当前环境状态下的环境数据;步骤二、所述边缘节点与物联网网关连接,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环境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步骤三、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并显示分析结果,输出对应的调整计划;步骤四、将所述调整计划传输至控制中心;步骤五、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调整计划生成对应的调控指令;步骤六、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调控指令,并根据所述调控指令进行调整。通过实时获取多模态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学习,自主制定调整计划,使得终端设备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自组网的人工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特别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分析人类思维,了解智能的实质,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进行信息传递过程的模拟。
现有技术中,控制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设置简单的信号触发器,从而实现多种传感器的信号调控。这种传统的控制方式,往往容易忽略潜在的映射关系,使得控制过程呈现单一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自组网的人工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自组网的人工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由至少一个边缘节点自组成网;所述边缘点被设置为感知当前环境状态下的环境数据;
步骤二、所述边缘节点与物联网网关连接,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环境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三、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并显示分析结果,输出对应的调整计划;
步骤四、将所述调整计划传输至控制中心;
步骤五、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调整计划生成对应的调控指令;
步骤六、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调控指令,并根据所述调控指令进行调整。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边缘节点由多种传感器构成,一个边缘节点即一个传感器,在所述终端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采集对应的实时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边缘节点采用ZigBee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网关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边缘节点自组网的具体过程为:
在所述边缘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作为主节点,其余边缘节点作为剩余边缘节点;
所述主节点选择未被使用过的个域网标识符和通道号形成独立的网络,
所述主节点以自动递增的方式分配唯一一个本地网络地址给剩余边缘节点;
判断所述主节点的工作模式;
判断所述剩余边缘节点的工作模式;
当满足组网条件时,根据组网协议完成自作网的过程。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节点的工作模式通过自身的JOIN管脚和DETECT管脚实现,当JOIN管脚为低电平时,主节点的工作模式为组网模式,当前状态下允许剩余边缘节点加入网络;当JOIN管脚为高电平时,当前状态下不允许剩余边缘节点加入网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剩余边缘节点的工作模式通过自身JOIN管脚决定,包括:入网申请模式和退网申请模式;当自身的JOIN管脚为低电平,且持续时间在3秒以下时,当前的工作模式为入网申请模式;当自身的JOIN管脚为低电平,且持续时间在3秒以上时,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退网申请模式;当自身的JOIN管脚为高电平时,退出组网过程,进入正常的数据传输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力行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力行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磺酸盐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支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