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8044.3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5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民;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G06V40/16;G06V40/2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刘云朋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共 安全问题 主动 图像 识别 预警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车载端设备端和平台端,车载端设备端包括:两组摄像头、网络硬盘录像机和边缘计算盒子,其中一组摄像头由三个用于对车内乘客和车外行人进行人脸识别的人脸识别摄像头组成,另一组摄像头由两个用于进行行为识别的行为识别摄像头组成,网络硬盘录像机用于两组所述摄像头的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和网络交换,边缘计算盒子部署在车内司机上方风道中,边缘计算盒子用于对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行为识别摄像头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将图像识别、预警和报警、事件记录、统一存储和传输等功能集中于车载终端上,使车辆本身具备了运算处理能力,及时提供预警和报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公交车、客运车上基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公交车辆、客运车辆等搭载乘客的车辆上大多数安装的视频监控终端只有视频记录的功能,而且这些视频记录仅仅作为事后取证,无法立即有效的提供预警、报警等紧急情况的提醒和记录。同时,大部分客运交通车辆上没有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行为识别技术的、主动的公共服务安全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及其处理方法,用于将图像识别、预警和报警、事件记录、统一存储和传输等功能集中于车载终端上,使车辆本身具备了运算处理能力,及时提供预警和报警信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公交车、客运车上安装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所述主动图像识别预警系统包括车载端设备端和平台端,其中车载端设备端由两组摄像头、网络硬盘录像机和边缘计算盒子组成,其中一组摄像头由三个人脸识别摄像头组成,另一组摄像头由两个行为识别摄像头组成;
步骤S11:利用三个人脸识别摄像头对车内乘客和车外行人进行人脸识别,利用两个行为识别摄像头对车内全景的拍摄,并对其进行行为识别;利用网络硬盘录像机对两组摄像头的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和网络交换,三个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两个识别摄像头分别连接至网络硬盘录像机;
步骤S12:利用网络硬盘录像机内部集成的存储模块将视频数据保存在本地硬盘中,利用网络硬盘录像机内部集成的网络交换模块将储存的数据传输至边缘计算盒子;利用边缘计算盒子对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行为识别摄像头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步骤S13:利用平台端接收并处理网络硬盘录像机和边缘计算盒子采集或分析的数据;
步骤S2:通过在边缘计算盒子内部储存自定义用户分库模块,所述自定义用户分库模块内录入针对不同的用户分库采取的处理机制,其中所述处理机制为报警、预警、欢迎;
步骤S21:利用人脸识别摄像头监控到的画面通过网络硬盘录像机传输至边缘计算盒子中,由边缘计算盒子内部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进行画面中的人脸面部识别,识别到特征信息后,与盒子内部的人脸特征数据库查询模块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区分人脸信息;其中,人脸识别功能模块是实时对每一帧画面进行运算分析;
步骤S22:当边缘计算盒子接收到人脸识别摄像头获取的人脸特征信息后,与人脸特征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当比对信息一致率超过90%时,边缘计算盒子触发报警信息,并进行如下操作:1、截取照片并保存成图片,同时进行数据打包,将数据包发送至平台中;2、向网络硬盘录像机发送上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保存;3、向驾驶员操作屏发送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包括报警内容、报警界别,其中数据打包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级别、内容描述、截取的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