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7810.4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伍沙沙;傅桔选;尹方亮;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40/04;G06Q40/06;G06Q10/0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聂秀娜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易 数据 管理 方法 以及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通过获取目标对象对应的交易数据;然后基于预设交易类别对交易数据进行聚类,以得到类别数据;并根据类别数据中各个聚类项目所对应的数据规模进行加权统计,以得到类别特征参数;进而基于类别特征参数生成对应类别下的统计曲线,并基于统计曲线解析得到目标对象对应的交易特征指标。从而实现目标对象的整体管理维度的展示过程,由于采用类别数据中各个聚类项目所对应的数据规模进行加权统计,可以充分的体现聚类项目在对象整体维度的影响,从而提高交易数据的指标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操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基金即为一种常见的金融产品。
一般,可以在终端中展示各个基金的日变化指标,例如涨跌幅、净值变化等,而对于基金经理的信息展示,则采用各个基金单独展现的方式。
但是,由于大多数基金经理任职期间会管理多只基金,所以对基金经理的评估变得比较困难,无法展现基金经理的综合管理能力,且多只基金的曲线复杂,容易相互干扰,影响交易数据的指标评估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交易数据的指标评估的准确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交易数据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包含交易数据的管理功能的系统或程序中,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对应的交易数据;
基于预设交易类别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聚类,以得到类别数据;
根据所述类别数据中各个聚类项目所对应的数据规模进行加权统计,以将各个所述聚类项目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用于指示所述类别数据的参数变化情况的类别特征参数;
基于所述类别特征参数生成对应类别下的统计曲线,并基于所述统计曲线解析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交易特征指标。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统计曲线的数据连续性,以得到连续标识;
若所述连续标识指示所述统计曲线存在中断,则调用预设公式对所述类别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以得到用于指示风险程度的第一参数和用于指示收益程度的第二参数。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用预设公式对所述类别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以得到用于指示风险程度的第一参数和用于指示收益程度的第二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类别数据对应的数据时长跨度;
若所述数据时长跨度满足预设跨度,则调用所述预设公式对所述类别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以得到用于指示风险程度的所述第一参数和用于指示收益程度的所述第二参数;
或;
若所述数据时长跨度不满足所述预设跨度,则调用所述预设公式对所述数据时长跨度内对应的类别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以得到用于指示风险程度的所述第一参数和用于指示收益程度的所述第二参数。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连续标识确定所述统计曲线中的缺失项;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在基准曲线中进行参数匹配,以得到填充项;
提取所述填充项,并对所述缺失项进行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微颗粒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肺炎上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容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