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C3N4/BaTi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7415.6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娜;黄洪伟;王晟昀;张以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23/02;B01J35/08;B01J37/08;B01J37/10;B01J37/34;C02F1/00;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3n4 batio3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g‑C3N4/BaTiO3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为BaTiO3纳米粒子分布在g‑C3N4纳米片表面。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取g‑C3N4纳米片和BaTiO3纳米颗粒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即得。本发明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将钛酸钡(BaTiO3)纳米粒子负载于类石墨烯氮化碳(g‑C3N4)纳米片上,成功制备了g‑C3N4/BaTiO3复合材料,并对其热释电‑光协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g‑C3N4负责吸收可见光产生电子‑空穴对,BaTiO3的引入可与g‑C3N4形成能带匹配的Ⅱ型异质结,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迁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C3N4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g-C3N4/BaTiO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纺织、造纸、染料等行业排放的大量含有高浓度、高色度有机物的染料废水,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开发从废水中去除这些有害染料的技术已成为环境净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吸附法、混凝沉淀法和电凝聚法。但是这些方法不会使染料污染物完全分解,只能从液相转移到固相或另一液相,因此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二次污染。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由于其高效、彻底、无二次污染的净化效果,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光催化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高活性自由基物种(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空穴),促进有机染料分子完全氧化。自2009年以来,类石墨烯氮化碳(g-C3N4)因其可吸收可见光产生降解有机污染物分子的活性物种,一直是光催化领域备受青睐的半导体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g-C3N4的光催化活性,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工作,包括掺杂、形貌控制、表面修饰和异质结构建等。然而,较低的太阳能利用率和转换效率仍然是阻碍g-C3N4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C3N4/BaTiO3复合材料,以解决目前g-C3N4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g-C3N4/BaTiO3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为BaTiO3纳米粒子分布在g-C3N4纳米片表面,其中BaTiO3纳米粒子的直径为20-40nm,并聚集成0.3-0.7微米的球状颗粒。
所述的BaTiO3纳米粒子的直径为25-35nm,优选为30nm,并聚集成0.4-0.6微米的球状颗粒,优选为0.5微米;所述g-C3N4呈由薄片堆积成-片状结构;g-C3N4和BaTiO3的摩尔比例为11~0:0~11,优选为9:1,或8:2、或7:3、或6:4;取g-C3N4纳米片和BaTiO3纳米颗粒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的静电自组装法为:将g-C3N4纳米片和BaTiO3纳米颗粒置于去离子水中,并磁力搅拌;然后用去离子水过滤洗涤,干燥,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的静电自组装法为:将g-C3N4纳米片和BaTiO3纳米颗粒置于去离子水中,并磁力搅拌2-6小时,优选为4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过滤洗涤n次,并在30-90℃下干燥6-20小时,即得;g-C3N4和BaTiO3的摩尔质量比为10~0.01:0.01~10,可以为10:0、9:1、8:2、7:3、6:4、5:5、4:6、3:7、2:8、1:9、0:10。
所述的g-C3N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置于马弗炉中,以速率v升温至T;保温N时间后得到块体g-C3N4;将上述块体g-C3N4化学剥离得到g-C3N4纳米片;所述速率v的范围为0.5~10℃/分;所述T范围为450~600℃;所述保温N时间范围为1~10小时;
所述的BaTi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aTiO3纳米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单板仿铜拉丝工艺
- 下一篇:宽带机载相控阵雷达的直接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一种双层钛酸钡-钴铁氧体多铁性复合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 钛酸钡系电介体原料粉末及其制造方法、陶瓷胚片的制造方法及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全钙钛矿多铁性磁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aTiO<sub>3</sub>智能涂层的制备方法和BaTiO<sub>3</sub>智能涂层
- 一种BaTiO3基PTC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BaTiO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晶体定向用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aTiO<sub>3</sub>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一种SrTiO<sub>3</sub>异质包覆BaTiO<sub>3</sub>超精细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 台阶式薄膜波导电光调制器制作方法
- 一种基于介质微球的微米聚焦虹的产生方法及光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