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7373.6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市磐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K9/04;C08K7/14;C08K7/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32199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折叠 聚四氟乙烯 玻璃纤维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采用除蜡剂浸渍除蜡;S2:将除蜡后的玻纤布采用聚乙烯醇‑增韧分散液进行浸渍处理,干燥得到增韧处理的玻纤布;S3:将增韧后的玻纤布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浸渍处理;S4:将浸渍有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树脂复合波纤布进行干燥并烧结得到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高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力,且大大提高了玻璃纤维材料的耐折叠性和柔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是以玻璃纤维为基材浸渍聚四氟乙烯的复合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兼具玻璃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的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造纸、食品、环保、印染、服装、化工、玻璃、医药、电子、绝缘、建筑(棚顶膜结构基布)、砂轮切片、机械等领域。可用于防腐包覆、内衬及衬垫、防粘运输带、高频覆铜板、建筑膜材、绝缘材料、微波干燥输送带、柔性补偿器、摩擦材料等。随着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使用,研发满足工艺需求柔韧性好耐折叠性能好的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高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力,且大大提高了玻璃纤维材料的耐折叠性和柔韧性。
为了解决本发明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用除蜡剂浸渍除蜡;
S2:将除蜡后的玻纤布采用聚乙烯醇-增韧分散液进行浸渍处理,干燥得到增韧处理的玻纤布;
聚乙烯醇-增韧分散液配方:聚乙烯醇20-25份、增韧剂10-15份、木质素磺酸钠5-8份、水60-100份、乙醇20-25份;
S3:将增韧后的玻纤布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浸渍处理;
S4:将浸渍有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树脂复合波纤布进行干燥并烧结得到高柔性耐折叠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经试验发现,通过采用含有氧化锌晶须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对玻纤布处理,能够使得玻纤布更加柔软耐折叠,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增加制成的复合材料有玻璃纤维和氧化锌晶须裸露,成品表面有流痕以及裂缝,难以制备获得合格的成品。在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之后,通过将聚乙烯醇采用水-乙醇分散体系分散,借助木质素磺酸钠进一步的分散作用,制成的聚乙烯醇-增韧分散液能够在玻纤布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聚乙烯醇膜,处理之后的玻纤布再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液进行处理,经烧结后聚乙烯醇分解,最终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表面光滑平整,无流痕无裂缝的优势。
进一步地,S1所述除蜡水配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0g/L、盐酸5-7g/L、甲基丙烯磺酸钠5-15g/L。
进一步地,S1所述除蜡的具体工艺为将玻璃纤维布在除蜡剂中浸泡2-4min后取出,并用水清洗2-4次后进行自然晾干至表面无水。
进一步地,S2所述聚乙烯醇采用1788型。
进一步地,S2所述聚乙烯醇-增韧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在乙醇中分散后,加入水升温至70-90℃保温30-60min,向其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增韧剂混匀即得。
进一步地,S2所述增韧剂为氧化锌晶须。
进一步地,S2所述浸渍处理的温度为60-70℃,浸渍时间为20-30min,S2所述干燥为在室温下吹干,空气流速为20-40m3/分钟,干燥时间为10-20h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市磐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市磐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