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17019.3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7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刘康;叶继红;姜健;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耦合 环境 分级 水冷 加载 试验 系统 | ||
1.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若干水腔的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对称嵌套在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两端的两个三维导向装置(6)以及固定在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上端面的常温加强梁(2);所述三维导向装置(6)包括矩形加载框(65),所述矩形加载框(65)底部设有用于连接作动器(7)的固定连接架(67),所述矩形加载框(65)的左右两侧板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压紧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外壁的移动垂板(62),所述移动垂板(62)上设有若干均布的能够贴紧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外壁的垂板滚轴组(64),所述矩形加载框(65)上下两侧板上分别设有若干均布的能够贴紧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外壁的平板滚轴组(66),所述垂板滚轴组(64)、平板滚轴组(66)中滚轮的滚动方向与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的两端还设有用于锁止三维导向装置(6)的水平限位锁止装置(5);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外壁上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为强磁式温度传感器且均布在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的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3)设有超温自动报警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3)通过导线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包括上下两个翼缘板(11),两个所述翼缘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外腹板(12)和两个内腹板(13),两个内腹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布置的隔板(14),同侧相邻的外腹板(12)与内腹板(13)之间形成第一水腔,同侧相邻的隔板(14)与翼缘板(11)之间形成第二水腔,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的两端还对称密封固定有两个端板(1-1),两个内腹板(1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所述中隔板(1-2)与同侧的端板(1-1)之间形成连通两个第一水腔的空腔,两个隔板(14)靠近中隔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隔板,所述小隔板与中隔板(1-2)之间形成连通两个第二水腔的小空腔(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远离小空腔的一端设有上下布置的均连通第一水腔的一级出水管(1-3)和一级进水管(1-4),还设有连通上方第二水腔的二级出水管(1-5)和连通下方第二水腔的二级进水管(1-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的外表面还覆有材料为不锈钢的耐氧化板(15),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的腔体内表面覆设有薄不锈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促进其滑入三维导向装置(6)内的导向锥体(4),所述导向锥体(4)为棱台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导向装置(6)的左右两侧还设有便与其安装在移动式反力框架(8)内部且呈“匚”形的三面滚轴组(63),所述三面滚轴组(63)的滚轮能够嵌入移动式反力框架(8)内部并垂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加载框(65)的左右两侧板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若干螺栓,所述螺栓其中一端与相邻的移动垂板(62)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加强梁(2)采用钢材制作并且其截面为箱形截面,所述常温加强梁(2)的长度小于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的长度,所述常温加强梁(2)底板两侧翼缘处以及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上均设有若干相适配的用于安装螺栓的栓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耦合环境分级水冷加载试验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限位锁止装置(5)包括两个分别设在三维导向装置(6)两侧的L型限位板,所述L型限位板的下底板螺栓固定在高温自感知加载梁(1)上,两个所述L型限位板的侧板压紧三维导向装置(6)并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0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