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上进风炉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6954.8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严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重尚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林宏业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进 风炉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上进风炉头,包括底座和分火座,底座引射管、预混腔,分火座设有用于进气口、分火腔,炉头还包括位于底座和分火座之间的转接座,转接座设有进气部、预混出气部;引射管、预混腔、预混出气部、进气口、分火腔依次连通构成混合气体输送通道;分火座朝向转接座的一侧设有保洁底板,保洁底板与转接座之间设有第一进气腔,第一进气腔、进气部、引射管依次连通构成第一进气通道,保洁盘可以防止炉头上方的积水直接进入炉头的底部,起到保洁的效果,同时,空气可以经过第一进气通道进入引射管体内,无需在炉头所在的燃气灶底壳上额外开设进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上进风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炉头进风方式一般分为上进风或者下进风或者两者结合,上进风是指空气从炉头对应燃气灶上方的位置设置的进风口,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炉头并与燃气混合后燃烧,例如把进风口设置在炉头分火座的外侧。下进风时指空气从燃气灶的底壳进入,并在引射管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引射管与燃气混合后进入分火座最后进行燃烧。
上进风由于空气直接从燃气灶上部进入炉头,因此炉头可以在分火座的底部设置保洁盘,防止积水等杂质从炉头进入燃气灶内,起到保洁效果,但是,单独的上进风进气量一般不够,影响燃烧效果。
下进风一般需要在燃气灶的底壳开孔或者需要在炉头上开设上下贯通的通槽结构,在燃气灶底壳开孔的方式会影响燃气灶的结构强度,增加加工难度,而且不够美观;在炉头上开设上下贯通的通槽结构方式,积水等杂质则容易从炉头进入燃气灶内,无法做到对燃气灶的保洁效果。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全上进风炉头,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上进风炉头,包括底座和分火座,底座设有用于引射燃气的引射管、用于使燃气和空气结合为混合气体且与引射管连通的预混腔,分火座设有用于输入混合气体的进气口、用于把混合气体分流且与进气口连通的分火腔,炉头还包括位于底座和分火座之间的转接座,转接座设有进气部、预混出气部;引射管、预混腔、预混出气部、进气口、分火腔依次连通构成混合气体输送通道;分火座朝向转接座的一侧设有保洁底板,保洁底板与转接座之间设有第一进气腔,第一进气腔、进气部、引射管依次连通构成第一进气通道;当燃气向引射管引射时,引射管产生负压,令炉头上方的空气过第一进气通道进入引射管体。
所述转接座呈盖状,其具有盖接在预混腔上的本体,所述进气部为开设在本体上的若干个通槽和通孔,所述预混出气部开设在本体上、其朝向分火座延伸构成二次引射管;所述进气口与二次引射管相互插接安装、并且使分火座悬空设置在转接座之上,分火座与转接座的悬空空间形成第一进气腔。
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预混腔连通的预混出气部。
所述本体表面设有支撑部,支撑部朝向分火座延伸并与分火座或保洁盘抵靠。
所述保洁盘的径向尺寸与转接座的径向尺寸相当或者大于转接座的径向尺寸;保洁盘的外缘设有向外延伸,并设有倾斜向下的卸水面。
所述保洁盘朝向第一进气腔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散热齿,相邻的散热齿间隔设置,并形成与第一进气腔连通的散热进气口。
所述炉头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位于保洁盘下侧,接水盘与转接座或者底座安装。
所述分火座对应保洁盘上方位置设有第二进气腔,炉头的上方外侧、第二进气腔和炉头的上方内侧依次连通构成第二进气通道,分火腔内对应预混出气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自下而上向上倾斜的均流斜面,第二进气腔开设在均流斜面的外部,均流斜面与第二进气腔呈内外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重尚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重尚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