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6496.8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东;夏平朝;贡正军;黄文喜;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欣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0 | 分类号: | C08G63/60;C08G63/56;C08G63/85;C08K9/10;C08K5/523;C08K3/32;C08K7/24;C09D167/06;C09D5/03;C09D5/18;C09D7/42 |
代理公司: | 扬州邗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9 | 代理人: | 李雯斐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混消光 粉末涂料 聚酯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酯化缩聚制备了聚酯树脂,并将磷酸三苯酯微胶囊作为抗氧化剂加入聚酯树脂中,增加聚酯树脂的阻燃性和消光性。(1)以生物基酸替代常见的石油基酸,增加聚酯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2)制备了磷酸三苯酯微胶囊,利用囊壳的磷酸三苯酯有效抑制羧基含量,有效防止降解和变色;利用囊芯聚磷酸铵/微孔二氧化钛,一是协同磷酸三苯酯增加聚酯树脂的阻燃性,二是增加聚酯树脂的消光性;(3)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中利用丁香酚基环氧硅氧烷偶联剂,二氧化硅与聚甲基丙烯酸酯微球、聚酯树脂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增加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树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度交联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复合材料中重要的交联聚合物之一,其可以简单快速涂覆在材料的表面用于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磨性等功能,因此引起工业用途上的广泛研究。而目前常用于聚酯制备过程中的是石油基酸,但是石油基酸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需要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将可再生的生物基酸替代石油基酸用于制备聚酯树脂。
同时聚酯树脂中,一般会添加阻燃剂、助剂等物质,存在物质不相容、易团聚和堆叠,影响聚酯树脂成膜时的质量,造成阻燃性差、消光性弱的问题。因此,如何巧妙设计解决问题,增加聚酯树脂的阻燃性、消光性,并在不损害功能情况下,将可再生的生物基酸替代石油基酸制备聚酯树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聚酯树脂的原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按重量计,生物基酸40~60份、多元醇35~45份、间苯二甲酸1~5份、马来酸酐5~10份、丁锡酸0.05~0.25份、抗氧化剂0.2~1份、过氧甲基乙基酮0.2~1份。
较为优化地,所述生物基酸为香草酸-衣康酸混合酸。
较为优化地,所述多元醇包括乙二醇、新戊二醇中至少一种。
较为优化地,所述抗氧化剂为磷酸三苯酯微胶囊。
较为优化地,所述磷酸三苯酯微胶囊的原材料包括:按重量计,聚磷酸铵20~30份、微孔二氧化钛10~15份、磷酸三苯酯10~15份、乙醇25~35份。
较为优化地,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磷酸三苯酯微胶囊的制备:将称取的聚磷酸铵超声分散在2/3乙醇溶液中,转移至反应釜,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微孔二氧化钛,超声2~3小时;所得悬浮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设置转速为90~110rmp,温度为70~80℃,旋蒸时间为20~40分钟,去除乙醇,得到聚磷酸铵/微孔二氧化钛;置于1/3乙醇溶液中,加入磷酸三苯酯溶液,超声分散1~2小时,旋转蒸发,得到磷酸三苯酯微胶囊,备用;
S2:聚酯树脂的制备:将称取的多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设置环境氛围为氮气氛围,设置搅拌速度为600~650rmp;当醇溶液变成澄清溶液时,加入称取的间苯二甲酸和丁锡酸,设置反应温度为150~160℃,当反应液的酸值10~25mgKOH/g时,降温至150℃,加入香草酸-衣康酸混合酸和马来酸酐,设置酯化温度为170~180℃,反应时间为2~3小时,并蒸馏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水;设置反应釜中的真空压力为5Mpa,设置缩聚温度为200~210℃;搅拌速度为700~750rmp,反应时间为4~8小时;加入抗氧化剂和过氧甲基乙基酮,继续反应0.5~2小时;出料,得到聚酯树脂。
较为优化地,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所述涂料的原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欣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欣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肥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气化高温热解气冷却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