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6180.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康平;梶浦哲宏;田中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林华;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装置 | ||
为测量装置,具备:支撑部,构成为可通过搬运装置搬运,且可容纳于多个容纳部中的每个;测量器,被支撑部支撑,测量颗粒的量;和集气管,安装于测量器;集气管形成为,在支撑部被容纳于多个容纳部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覆盖设置于该容纳部的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气体出口的整体,并且将从该气体出口供给的气体向测量器的吸引口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物品搬运设备中被使用的测量装置,该物品搬运设备具备分别容纳物品的多个容纳部和搬运物品的搬运装置,并且在多个容纳部中的每个设置有朝向容纳部供给通过了过滤器的气体的风扇过滤器单元。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7-297196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测量装置的一个示例。以下,在该背景技术的说明中,在括号内引用上述的公报中的符号。
日本特开2007-297196号公报的测量装置(2)具备:支撑部(4),其构成为可通过搬运装置(40)搬运,且可容纳于多个容纳部(22)中的每个;和测量器(16),其被该支撑部支撑,测量颗粒的量。
依据上述的测量装置(2),在支撑部(4)容纳于任一个容纳部(22)的状态下,通过测量器(16)测量颗粒的量,从而作业员能够不进入容纳部(22)而容易地测定容纳部(22)的清洁度。
可是,在使用日本特开2007-297196号公报的测量装置(2)的物品搬运设备中,各容纳部的清洁度通过各风扇过滤器单元(28)被合适地维持,但在任一个风扇过滤器单元(28)中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有设置有该风扇过滤器单元的容纳部(22)的清洁度变得不足的风险。因此,在通过测量器(16)测量的颗粒的量比规定的阈值更多的情况等,而预测到风扇过滤器单元(28)的故障的情况下,有时进行风扇过滤器单元(28)的过滤器的检查(泄漏检查)。
这样的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泄漏检查中,到此为止,在作业员进入容纳部,使集气管碰触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整体的状态下,进行如下这样的作业:使用测量器测量通过该集气管收集的来自风扇过滤器单元的供给气体中包含的颗粒的量。然而,存在如下课题:由于作业员需要进入容纳部,作业变得杂乱,且导致清洁度的降低。
于是,期望作业员能够不进入容纳部而在远程合适地进行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泄漏检查的测量装置的实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测量装置的特征构成为以下的点:为在物品搬运设备中被使用的测量装置,该物品搬运设备具备分别容纳物品的多个容纳部和搬运前述物品的搬运装置,并且在多个前述容纳部中的每个设置有朝向前述容纳部供给通过了过滤器的气体的风扇过滤器单元,测量装置具备:支撑部,构成为可通过前述搬运装置搬运,且可容纳于多个前述容纳部中的每个;测量器,被前述支撑部支撑,测量颗粒的量;和集气管,安装于前述测量器;前述集气管形成为,在前述支撑部被容纳于多个前述容纳部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覆盖设置于该容纳部的前述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气体出口的整体,并且将从该气体出口供给的气体向前述测量器的吸引口引导。
依据该特征构成,能够将从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气体出口供给的气体的几乎全部通过集气管收集并向测量器的吸引口引导。因此,例如,即使在风扇过滤器单元具备的过滤器的很小一部分有损伤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测量器合适地测量起因于该损伤而增加的颗粒的量。即,能够合适地进行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泄漏检查。而且,这样的安装有集气管的测量器被支撑部支撑,通过搬运装置被搬运到任意的容纳部。因而,作业员不需要进入容纳部进行用于泄漏检查的作业。如此,依据本构成,作业员能够不进入容纳部而在远程合适地进行风扇过滤器单元的泄漏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搬运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搬运设备的容纳仓库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量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福,未经株式会社大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