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5837.X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鸿;张雷;丁成;陈天明;远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K10/20 | 分类号: | A23K10/20;A23K10/30;A23K10/12;A23K10/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殷星 |
| 地址: | 221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黑水 生物 饲料添加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将黑水虻幼虫清洗干净,利用微波干燥后,粉碎至20‑200目得干虫粉,备用;按照重量分数进行配比,干虫粉50‑90%,玉米粉30‑50%,混合菌剂1‑10%,混合酶制剂1‑10%;按重量比计,添加无菌水,使物料含水量率为30‑60%,并在25‑40℃、40‑90% RH的条件下,恒温恒湿发酵12‑36h;采用冻干干燥方式,使发酵料脱水,并将物料粉碎至100目,封装即可。黑水虻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豆类相比更适合动物吸收,且黑水虻的油脂比例和种类更适合于动物生长,本发明对黑水虻的营养配比进行了研究,其饲料添加剂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加工领域,涉及水产品养殖和畜禽养殖的饲料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养殖业国家。2019年我国禽肉、畜肉和水产品产量合计为16500万吨,其所需的饲料原料远高于国内生产能力。为此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饲料原料,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豆粕数量就已经达到1万吨。
黑水虻幼虫是一种全新的昆虫饲料原料,其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均远超大豆。优质的黑水虻幼虫的粗蛋白含量能够超过52%,油脂含量超过30%。而且黑水虻繁殖周期短,从卵至预蛹阶段,只需要3-4周。黑水虻以腐生物质为食,在国内主要用于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的处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黑水虻养殖及产量日益增多,其在饲料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
市场上的黑水虻幼虫主要以虫体的形式,用于水产饲料养殖。黑水虻幼虫能够长时间不分解,从而避免因为饲料不能及时利用而降解到水体中,进而导致的养殖水体恶化。这种方式虽然比较适合于水产养殖,但也因此限制了其市场(我国水产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方)。饲料原料本身就是一种富含营养的物质,保存、运输等环节的处理都有可能导致产品本身原料的变化(发霉,变质等)。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黑水虻幼虫的市场流通速度,需要进一步开发以黑水虻为中心的生物饲料添加剂,以增加其在市场的流通速度和种类。
CN105166358A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幼虫饲料添加剂和黑水虻幼虫饲料。它包括桑叶粉、苯甲酸钠和纳豆菌干粉。本发明的黑水虻幼虫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黑水虻饲料中后,不但能增加饲料中的营养,并且在饲料加水后延长饲料的保鲜期,使饲料在常温下的保鲜期达到5-7天,用此添加有黑水虻幼虫饲料添加剂的黑水虻饲料饲喂黑水虻幼虫,可以提高黑水虻幼虫自身的免疫力,避免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有效的增加虫重。此专利黑水虻幼虫按照食品固态发酵的概念进行生产的发酵制品,虽然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者饲料使用。但是存在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不可以与绝大多数的饲料进行混合,影响营养结构;二是,不能长期保存,容易吸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黑水虻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豆类相比更适合动物吸收,且黑水虻的油脂比例和种类更适合于动物生长,本发明对黑水虻的营养配比进行了研究,可以作为任何养殖业及其饲料行业的原料,以促进黑水虻市场的发展。
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黑水虻幼虫处理
将黑水虻幼虫清洗干净,利用微波干燥后,粉碎至20-200目得干虫粉,备用;
步骤2,配比
按照重量分数进行配比,干虫粉50-90%,玉米粉30-50%,混合菌剂1-10%,混合酶制剂1-10%,且干虫粉、玉米粉、混合菌剂和混合酶制剂的总重量为100%;
步骤3,同步酶解发酵
按重量比计,添加无菌水,使物料含水量率为30-60%,并将其置于卧式固态发酵罐中,25-40℃、40-90% RH的条件下,恒温恒湿发酵12-36h;
步骤4,成品
采用冻干干燥方式,使发酵料脱水,并将物料粉碎至100目,封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5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鉴别人参生长年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效型弱光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