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纺织布料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3940.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恒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1/06 | 分类号: | C09J161/06;C09J105/16;C09J105/04;C09J129/04;C09J133/08;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 布料 粘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布料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环糊精15~18份、聚乙烯醇15~20份、海藻酸钠16~20份、聚乙二醇8~12份、膨润土10~12份、氢氧化钾2~3份、聚乙二胺8~12份、瓜尔胶14~18份、酚醛低聚物20~25份、引发剂2~4份、丙烯酸丁酯6~8份、硅烷偶联剂12~15份和二氧化硅8~10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布料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布料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或粘结构成的平软片状物。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和绕结是纱线能构成的两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现有的布料品种众多,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布料性能单一,需要提供出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新品种。
粘结剂是磨料和基体之间粘结强度的保证。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粘结剂进入了涂附磨具领域,提高了涂附磨具的性能,促进了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粘结剂除了胶料外,还包括溶剂、固化剂、增韧剂、防腐剂、着色剂、消泡剂等辅助成分。粘结剂除了最常用的动物胶外,还包括合成树脂、橡胶和油漆。目前的粘结剂干燥后质地较硬,使得不同密胺泡沫粘结层之间有明显的分界层,在使用时手感不好;而且,目前常用的粘结剂生产过程中会挥发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并且生产过程中耗时比较长,耗能高,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用于纺织布料的粘结剂的存在粘度过高不易涂覆,抑菌率较低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布料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粘结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环糊精15~18份、聚乙烯醇15~20份、海藻酸钠16~20份、聚乙二醇8~12份、膨润土10~12份、氢氧化钾2~3份、聚乙二胺8~12份、瓜尔胶14~18份、酚醛低聚物20~25份、引发剂2~4份、丙烯酸丁酯6~8份、硅烷偶联剂12~15份和二氧化硅8~10份。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氧化硅研磨过1000~1200目网筛,然后就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超声分散6~10min,然后再加入蒸馏水、聚乙二胺和瓜尔胶开始加热至90~95℃搅拌30~45min,得到产物,备用。
S2:向步骤S1产物中加入环糊精、海藻酸钠、丙烯酸丁酯和硅烷偶联剂在60~70℃搅拌30~50min,然后升温至80~85℃,继续搅拌45~60min后停止加热搅拌。
S3:将膨润土、聚乙烯醇和酚醛低聚物加入到步骤S2中的反应器中,然后再次将温度升至80~85℃下,然后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1~1.5h后停止反应,冷却,减压脱水后得到所述粘结剂。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引发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本发明通过聚乙二醇和聚乙二胺、瓜尔胶对研磨后的二氧化硅改性,改性后的二氧化硅加入到环糊精、海藻酸钠、丙烯酸丁酯和硅烷偶联剂在60~70℃搅拌30~50min,然后升温至80~85℃,搅拌后停止加热搅拌,再加入膨润土、聚乙烯醇和酚醛低聚物,将温度升至80~85℃下,然后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1~1.5h后停止反应,冷却,减压脱水后得到所述粘结剂,具有适合的粘度和pH值,同时还具有较优异的抑菌值,而且不挥发物质含量高具有很好的环保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具体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恒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宁恒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3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