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管内腔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13322.6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玲;周文华;葛宁;马武军;施金箭;王刚;赵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11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管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细管内腔清洗装置,包括基座与盖板;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清洗腔,所述清洗腔设有第一通孔和进液口,所述第一通孔有多个;待清洗细管的一端自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清洗腔内,位于所述清洗腔外的所述待清洗细管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待清洗细管夹持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之间。本发明结构简洁,操作方便,可同时对多根细管进行加压清洗,形成批量清洗效果,显著提高细管内腔清洗的工作效率和清洗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细管内腔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航天用金属细管用于工作时传输高压气体,为了避免工作时,细管内腔多余物随高压气体进入下游功能管路,在制造时需用气、液介质对细管内腔进行压力清洗。
目前的清洗方式是人工手持注射器向细管内腔灌注清洗介质逐根清洗,采用此种清洗方法,具有以下缺点:清洗压力不能太高,清洗质量不高;一次清洗一根,清洗效率低;清洗前,细管需要对准注射器,清洗期间,人工一直要捏牢细管和注射器,人工劳动强度大;清洗压力和清洗时间无法量化。
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 205056571 U,公开了一种清洗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装置,属于实 验室维护工具技术领域,用于清洗气相色谱的毛细管柱。本实用新型包括清洗剂瓶和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密封瓶盖接口连接清洗剂瓶,气体接口 连接惰性气体管路,毛细管柱接口连接需要清洗 的毛细管柱,将毛细管柱从三通接头通入清洗剂 瓶,同时气体管路通过三通接头向清洗剂瓶通入足够压力的惰性气体,利用外部惰性气体压力将有机清洗剂压入毛细管柱,使有机溶剂匀速流过毛细管柱,达到清洗毛细管柱内壁污染物的目的。 该实用新型技术就存在上述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管内腔清洗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细管内腔清洗装置,包括基座与盖板;
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清洗腔,所述清洗腔设有第一通孔和进液口,所述第一通孔有多个;
待清洗细管的一端自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清洗腔内,位于所述清洗腔外的所述待清洗细管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待清洗细管夹持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与待清洗细管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05mm。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并连通,位于所述清洗腔之外的待清洗管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内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介于待清洗管的外径和内径之间,进入所述清洗腔内的待清洗管的端部抵靠于所述第二通孔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贴有胶垫,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基板上后,所述胶垫与待清洗管的表面接触。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杆和压头,所述压杆铰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压头连接于所述压杆的端部,推动所述压杆使得所述压头与所述盖板表面接触并施加压力。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管嘴,所述接管嘴密封连接于所述进液口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基座下方,所述支架用于支撑并调节所述基座的高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为多边形筒体、筒体或半圆型筒体,所述基板与所述清洗腔一体成型为所述基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3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