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结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12001.4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书刚;温玉山;赵志豪;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光华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3/1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 |
| 地址: | 05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结 支护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列设置的围板(2)、相邻围板(2)间的连接件(1)以及位于围板(2)上且穿入土层的冻结管(3),所述围板(2)包括上层的硬质壳体(6)以及硬质壳体(6)下表面设置的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下表面设置凹槽(9),所述硬质壳体(6)的边缘与连接件(1)固定连接,支撑部(7)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6)为矩形,所述硬质壳体(6)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所述支撑部(7)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硬质壳体(6)的边缘向外设置矩形的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四角对应连接件(1)设置固定穿孔(26),所述硬质壳体(6)和连接环(8)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冻结管(3)包括管体、位于管体前端的锥形头以及位于管体后端的推板(4),所述管体内部沿轴向设置隔板(18),所述隔板(18)两侧分别为第一腔室(16)和第二腔室(17),所述隔板(18)的前端设置通孔(19),所述管体的后部靠近推板(4)处设置与第一腔室(16)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5)以及与第二腔室(17)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2)与制冷系统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6)的中部设置供冻结管(3)进入的第一插入孔(20),所述支撑部(7)对应第一插入孔(20)设置第二插入孔(10),所述硬质壳体(6)上对应第一插入孔(20)设置导向套管(5),所述导向套管(5)突出硬质壳体(6)的上表面,所述导向套管(5)的内径与第一插入孔(20)相适配,所述导向套管(5)与硬质壳体(6)一体铸造,所述导向套管(5)上设置供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2)穿过的避空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包括底板(29),所述底板(29)的下表面设置若干个固定刺体(31),所述底板(29)的上表面排列设置四个与固定穿孔(26)配合的连接柱(22),所述底板(29)的中部设置桩基孔(30),所述固定穿孔(26)套设在连接柱(22)上,所述桩基孔(30)内插入紧固锚桩(32),所述连接环(8)的顶角对应紧固锚桩(32)设置弧形缺口(27),所述紧固锚桩(32)的后端设置顶板(24),所述顶板(24)的四角对应连接柱(22)设置套孔(25),所述顶板(24)对固定穿孔(26)所在的连接环(8)压紧固定,所述连接柱(22)的上端对应顶板(24)设置锁紧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内螺纹套筒(21),所述连接柱(22)的上部设置与内螺纹套筒(21)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套筒(21)下端粘接弹性垫片(23),每个连接件(1)上的其中一侧内螺纹套筒(21)的上端设置配合制冷系统的夹持件(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装置主体(41)以及与制冷装置主体(41)连通的供液主管道(42)和回液主管道(43),所述供液主管道(42)通过第一分水器(44)与若干供液分支管(14)连通,所述回液主管道(43)通过第二分水器(45)与若干回液分支管(13)连通,每个连接件(1)下侧的夹持件(11)固定供液分支管(14),上侧的夹持件(11)固定回液分支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5)与位于硬质壳体(6)上侧的供液分支管(1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位于硬质壳体(6)下侧的回液分支管(13)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冻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1)包括设置在内螺纹套筒(21)端部的半环形托板(34),所述半环形托板(34)的一端铰接设置半环形盖板(33),所述半环形托板(34)和半环形盖板(33)另一端螺栓固定,所述供液分支管(14)或回液分支管(13)穿过半环形托板(34)和半环形盖板(33)组成的撑环(35)内,所述撑环(35)的内径大于供液分支管(14)或回液分支管(13)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光华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光华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0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