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索器防滑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1994.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史振苇;张海燕;康啸飞;熊文楠;张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索器 防滑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索器防滑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鞍座以及牵引索,其中,所述牵引索的前端经所述鞍座的弧面导向后通过第一张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底座的前板的中部相连,所述牵引索的后端通过第一夹绳板与所述底座的后板相连;并且,待测夹索器设置在所述牵引索处于所述后板与所述鞍座之间的主体部分上,在所述待测夹索器上连接有拉紧绳,所述拉紧绳与所述牵引索的主体部分相互平行,所述拉紧绳远离所述待测夹索器的一端连接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远离所述拉紧绳的一端通过第二张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前板的上部相连。利用上述夹索器防滑力测试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实现往复式索道的夹索器的防滑力的高精度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道安全测试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夹索器防滑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往复式索道是客运索道的一种,因其具有爬坡能力大、可跨越大跨度、可距地高度高、运行速度高、抗风能力强等特点,在地形复杂、高差大、跨度大的地形条件下,往复式索道是优先选择的索道方案。
往复式索道的工作原理是:在索道线路上每侧各有一个或一组客车,客车通过设置在客车上的行走轮在承载索上运行,牵引索与客车固定,由驱动机正反转带动牵引索使客车在线路上做往复运动。牵引索与客车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摩擦卷筒连接、浇铸套筒连接和夹索器连接,夹索器由于安装方便、移位简单、可靠耐用和维护性好等优点,在往复式索道中的应用较广。目前索道施工工程中使用的夹索器结构和原理大部分都相似,只是适用的牵引索直径不同。
由于各项目地形条件的不同,索道钢丝绳的倾角会有所不同,当线路上的钢丝绳倾角较大时,吊厢及乘客的自身重力会使夹索器产生相对于牵引索较大的下滑力,若发生滑移,则易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因此,能够准确测试夹索器的防滑力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尚未有专用于测试往复式索道的夹索器防滑力的装置,现有的对夹索器防滑力的测量主要采取现场测量方式。现场利用钢丝绳22’、手拉葫芦23’以及拉力计24’进行测量,如图1所示的通用现场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其加载拉力时,测试用钢丝绳22’与牵引索1’有一定的垂直距离,会对夹索器2’产生额外的力矩影响,甚至有时候存在钢丝绳22’与牵引索1’不平行情况,这些都会造成测试数据与夹索器2’实际抗滑能力存在误差;
2)测试用钢丝绳22’会直接作用于夹索器2’的上端或客车25’的连接板21’上,对于一些需要较大防滑力的索道,不仅会产生力矩影响,也可能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
3)该夹索器防滑力测试方案为现场测试方案,手拉葫芦23’需要找到合适的固定受力点,会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测试效率较低。
4)需在夹索器2’、牵引索1’、吊厢等安装到位后,才能对夹索器2’的防滑力进行测试,如果设备出现问题,现场处理较为困难。
鉴于上述现有的夹索器防滑力的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亟需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夹索器防滑力的测试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专用于测试往复式索道的夹索器防滑力的测试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夹索器防滑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鞍座以及牵引索,其中,所述牵引索的前端经所述鞍座的弧面导向后通过第一张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底座的前板的中部相连,所述牵引索的后端通过第一夹绳板与所述底座的后板相连;并且,
待测夹索器设置在所述牵引索处于所述后板与所述鞍座之间的主体部分上,在所述待测夹索器上连接有拉紧绳,所述拉紧绳与所述牵引索的主体部分相互平行,所述拉紧绳远离所述待测夹索器的一端连接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远离所述拉紧绳的一端通过第二张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前板的上部相连。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后板的上方设置有锚固筒,所述牵引索的后端经所述锚固筒缠绕后通过所述第一夹绳板与所述后板相连;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1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