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及无绝缘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1980.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敏;甄水亮;吴蔚;陈思侃;蔚鑫;张超;赵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线圈 方法 | ||
1.一种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超导带材和所需绕制的无绝缘线圈的大小,计算绕制的总匝数;
用超导带材逐匝绕制无绝缘线圈并通过接头连接下一条超导带材的端部,在所述超导带材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于所述无绝缘线圈的轴线偏斜超过30度的状态下,通过接头连接下一条超导带材,所述下一条超导带材厚度较大的一侧位于靠近所述无绝缘线圈中心的一边,直至满足所述总匝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逐匝绕制无绝缘线圈时,控制绕制时的张力随匝数的增加而逐渐递减;
在绕制接头所在匝时,控制绕制时的张力增加第二预设值,然后继续逐渐递减,所述第二预设值为 3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绝缘线圈包括跑道型线圈,所有所述接头的位置全部位于所述跑道型线圈的直线处,或者全部位于所述跑道型线圈的弯道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有超导带材进行匹配电流,并在超导带材的端部制作所述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绕制得到的无绝缘线圈进行静置预设时间后进行冷热循环测试,对于冷热循环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的无绝缘线圈进行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拆除得到的多个超导带材重新进行电流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置的预设时间为2天。
8.一种无绝缘线圈,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无绝缘线圈绕制的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19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