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安全帽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1752.4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景宁;李峰;周成候;郑睿;郭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山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8 | 代理人: | 周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监管 功能 安全帽 | ||
本发明涉及安全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安全帽,包括帽体、遥控器和终端,所述帽体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水平安装有支架,四个所述支架底部的水平方向朝外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四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均垂直活动贯穿于相应的支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摄像头、第一通话模块、第二通话模块和第二驱动电机,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本发明的电源,工作人员可以将本发明佩戴在头部,通过摄像头对工作内容进行监控拍摄,从而将画面传输给终端,并可以通过第一通话模块和终端实现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以便于管理人员掌握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人员汇报工作状态,使用效果极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精益管理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在作业现场,人员作业流动性强,难以监管,安全帽能在多数施工伤害中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伤亡风险。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实际过程中,不戴安全帽、临时脱帽、或闯入危险区域、作业现场无法实时监管等安全隐患时有发生,不仅增加安全监控的难度,还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管理人员由于无从知晓现场情况,导致现场施工难监管、人员安全生产、现场应急指挥通讯慢、成本高、管理难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安全帽,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安全帽,包括帽体、遥控器和终端,所述帽体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水平安装有支架,四个所述支架底部的水平方向朝外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四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均垂直活动贯穿于相应的支架,且轴头均固定安装有螺旋桨;
所述帽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部前侧的右侧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机轴的外圈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和第一通话模块,所述安装板活动嵌入在安装仓的表面,所述帽体内部与安装板相对应的位置呈开口状;
所述安装仓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模块、单片机、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蓄电池,所述安装仓后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均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遥控器包括第二通话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通话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出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输入端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与第二通话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仓内部后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与终端的信号输出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均为5G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仓后侧的下端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安全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1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