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覆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09982.7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昭和;文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宜居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8 | 分类号: | B41F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常芳 |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覆膜机 | ||
本发明涉及覆膜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面覆膜机,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架、上下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之间的薄膜辊、若干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之间并可带动印品移动的传动辊和可驱动薄膜辊与传动辊转动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之间还上下对称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内均设有空腔,空腔内均固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均同轴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均对称啮合有齿条,齿条的自由端均固接有连杆,连杆的自由端均伸出导向块设有可在薄膜表面推动的推板,空腔内均设有气囊,连杆均固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均伸入气囊内并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导向块侧壁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解决了传统的双面覆膜机在覆膜的过程中,薄膜容易褶皱,影响覆膜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覆膜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面覆膜机。
背景技术
覆膜工艺是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又被人们称为印后过塑、印后裱胶或印后贴膜,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覆膜机就是用来完成覆膜工艺的设备,覆膜机可分为即涂型覆膜机和预涂型覆膜机两大类,是一种用于纸类、薄膜专用设备,即涂型覆膜机包括上胶、烘干、热压三部分,其适用范围宽,加工性能稳定可靠,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覆膜设备,预涂型覆膜机,无上胶和干燥部分,体积小、造价低、操作灵活方便,不仅适用大批量印刷品的覆膜加工,而且适用自动化桌面办公系统等小批量、零散的印刷品的覆膜加工,很有发展前途,双面覆膜机即为可同时为待覆膜构件的双面进行覆膜处理的升级版覆膜机。
专利公开号为CN10840745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覆膜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柜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下膜架,所述柜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覆膜平台,所述覆膜平台的内部嵌入安装有传送带,且覆膜平台的前表面固定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引向轴,所述覆膜平台的上表面靠近凹槽的后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
该发明公开的双面覆膜机虽然可通过螺纹杆和弹簧调节压辊与覆膜平台之间的距离,但是在覆膜过程中,未对薄膜进行导向、舒展等步骤,薄膜容易褶皱,影响覆膜效果,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双面覆膜机,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双面覆膜机在覆膜的过程中,薄膜容易褶皱,影响覆膜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双面覆膜机,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架、上下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之间的薄膜辊、若干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之间并可带动印品移动的传动辊和可驱动薄膜辊与传动辊转动的驱动机构;
支撑架之间还上下对称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内均设有空腔,空腔内均固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均同轴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均对称啮合有齿条,齿条的自由端均固接有连杆,连杆的自由端均伸出导向块设有可在薄膜表面推动的推板,推板内设有加热铜丝;
空腔内均设有气囊,连杆均固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均伸入气囊内并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导向块侧壁设有若干与气囊连通的进气孔,导向块靠近薄膜一面设有若干与气囊连通的出气孔。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设有上下对称的薄膜辊,可对印品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同时进行覆膜,并且覆膜步骤一致,薄膜成型平整,不需要技术人员手动翻转印品,多次进行覆膜操作。
2.本发明设有由马达驱动的推板,马达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移动,且两个齿条分别啮合在传动齿轮的两侧,即两个齿条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可带动推板在薄膜的表面往复的移动,使薄膜更加平整的覆盖在印品表面。
3.本发明的推板内设有加热铜丝,在对印品进行覆膜的过程中,加热铜丝可将薄膜进行加热,提高覆膜的效果,并且加热铜丝可随着推板在薄膜的表面往复的运动,提高对薄膜加热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宜居门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宜居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