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标准差偏差度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9737.6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才波;安义;周求宽;范瑞祥;郭亮;刘洋;蔡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标准差 偏差 不平衡 治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标准差偏差度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某一时间周期内的三相电流,计算某一时间周期内每日各时刻的三相不平衡度;依据三相不平衡度和某一时间周期内的三相有功功率判断第x日t时刻是否发生了不平衡越限事件;若第x日t时刻发生了不平衡越限事件,将第x日t时刻的各相电流归入集合,并计算集合中各时刻的三相电流标准差以及突变数据点前后的标准差偏离度;基于三相电流标准差、标准差偏离度、持续天数以及差值突变数据点选择不平衡治理方案。通过计算标准差偏差度,有利于快速、精准、有效地选择最优治理方案,实现低压配电网三相平衡的目的,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标准差偏差度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配电网中负荷日益增长,给电网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配电网中各台区大多采取三相四线制的布线方式,且大部分负荷为单相负荷,其运行时间的差异性和分布的不均匀性会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供电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主要解决措施有:人工调相、自动调相装置以及附加补偿装置。人工调相主要通过手动调整用户负荷的接入相序实现三相平衡,此方法一般一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间隔较长,适用于负荷变化规律较为一致的台区。自动调相装置可自动调相,但其治理效果和装置寿命易受到负荷变化的影响。附加补偿装置通过对负荷进行不对称补偿达到三相平衡的目的,其治理效果为三者中最佳,但投资成本较高,适用于不平衡时变性强、冲击性负荷较多的台区。
然而,当前关于三相不平衡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使用电力装置进行无功补偿或采用智能算法对相序调整策略进行优化,极少涉及到针对治理方案的优选。此外,现阶段运维人员也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治理方案,缺乏科学性的选择方法,导致治理效果或经济性较差。因此,需要针对各台区不同的负荷特性,从人工调相、自动调相装置及附加补偿装置三者中选择最合适的治理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并实现台区三相平衡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标准差偏差度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方法及装置,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基于获取的上一年台区迎峰度夏或度冬期间某一时间段的三相电流,计算每日各时刻的三相不平衡度;依据所述三相不平衡度和上一年台区迎峰度夏或度冬期间某一时间段的三相有功功率判断第x日t时刻是否发生了不平衡越限事件;若第x日t时刻发生了不平衡越限事件,将第x日t时刻的各相电流归入集合,并计算所述集合中各时刻的三相电流标准差以及突变数据点前后的标准差偏差 度,其中,所述三相电流标准差的计算表达式为:式中,分别为第x日的A相电流标准差、B相电流标准差、C相电流标准差,、、分别为第x日的A相电流平均值、第x日的B相电流平均值、第x日的C相电流平均值,为第x日的集合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分别为第x日第i个时刻的A相电流、B相电流、C相电流;所述突变数据点前后的标准差偏差 度的计算表达式为:式中,分别为第x日的突变数据点前后的A相电流标准差偏差度、B相电流标准差偏差度、C相电流标准差偏差度,为第x日的集合中所包含的突变数据点个数,、、分别为第x日第1个突变数据点到第个突变数据点的A相电流标准差、第x日第1个突变数据点到第个突变数据点的B相电流标准差、第x日第1个突变数据点到第个突变数据点的C相电流标准差,、、分别为第x日第个突变数据点到第个突变数据点的A相电流标准差、第x日第个突变数据点到第个突变数据点的B相电流标准差、第x日第个时刻到第个突变数据点的C相电流标准差;基于所述三相电流标准差、所述标准差偏差 度、持续天数以及差值突变数据点选择不平衡治理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