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漏式自动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09732.3 | 申请日: | 2021-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河 |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27/02;F16K1/32;F16K1/38;F16K33/00;F16K27/12;E03F5/04;E03F5/042;E03F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自动 | ||
1.一种地漏式自动阀,其特征是由外壳(1)、导流件(2)、阀口体(3)、阀口密封圈(4)、导向罩(5)、高度调节件、O型密封圈(7)、多边形钢丝卡(8)、用途转换插头(9)、装饰件(10)、浮动塞(11)组成;外壳(1)由其形为圆桶上口端部(1.1)制有N个限位柱(1.2)、底部或侧壁制有出水接口(1.3)制为一体构成,导流件(2)由其上部为圆形浅盘(2.1)、圆形浅盘(2.1)外侧壁制有环形凹槽(2.1.1)、圆形浅盘(2.1)一侧边缘处制有椭圆口(2.1.2)、椭圆口(2.1.2)与下部的异型弯头式插口(2.2)贯通制为一体构成,阀口体(3)为圆锥漏斗形在其底口(3.1)制有异形弯头式承接口(3.2)制为一体构成,阀门密封圈(4)由其外侧壁制有环状异形安装槽(4.1)主体为圆锥漏斗形制为一体构成,导向罩(5)由其外部为圆台(5.1)圆柱(5.2)组合形状、内部为圆锥桶形(5.3)、沿圆柱(5.2)外侧壁向下制有一段弧形曲面挡流板(5.4)为一体构成,高度调节件(6)由其形为圆管体、内壁下部制有内环形凸台(6.1)、外壁底端制有外环形凸台(6.2)为一体构成,O型密封圈(7)由其断面为O形、闭环式构成,多边形钢丝卡(8)由其断面为O形、为开口圈式构成,用途转换插头(9)由其上部为圆管(9.1)、下部为椭圆管(9.2)、圆管(9.1)外壁一侧与椭圆管(9.2)外壁一侧在同一直线上制为一体、N个不等径胶圈(9.3)依次插入圆管(9.1)构成,装饰件(10)由其落水孔板(10.2)制有用途转换插头位置口(10.2.1)或不制有用途转换插头位置口(10.2.1)和下面制有接口(10.1.1)上面制有阶口(10.1.2)制为一体的底座(10.1)构成,浮动塞(11)由其上部为圆锥桶在锥桶内轴线位置制有套管(11.1)、锥桶口沿开有N个过水口(11.2)、近锥桶尖处开有N个过气孔(11.3)、下部同为圆锥桶在锥桶内轴线位置制有装配柱(11.4)、填料(11.5)填平下部锥桶、上部的套管(11.1)套在下部的装配柱(11.4)上扣合组装构成;阀口密封圈(4)装配在阀口体(3)上、阀口密封圈(4)的异形安装槽(4.1)与阀口体(3)密封配合、浮动塞(11)正向置于阀口密封圈(4)内、导向罩(5)粘接或焊接在导流件(2)的圆形浅盘(2.1)外底面其轴线与阀口体(3)的轴线重合、O型密封圈(7)安装在导流件(2)的环形凹槽(2.1.1)上、导流件(2)的异型弯头式插口(2.2)与阀口体(3)的异形弯头式承接口(3.2)插接装配后正向置于外壳(1)内、高度调节件(6)的下部粘接或焊接或螺纹连接装配在外壳(1)的上部、外壳(1)的限位柱(1.2)与高度调节件(6)的内环形凸台(6.1)构成N个凹槽(12)、多边形钢丝卡(8)装入凹槽(12)将导流件(2)固定、装饰件(10)的接口(10.1.1)装在高度调节件(6)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式自动阀,其特征是当用途转换插头(9)穿过装饰件(10)的落水孔板(10.2)制有的插头位置口(10.2.1)插入导流件(2)的椭圆口(2.1.2)时不排放地面水而转换为其它器具的排水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河,未经陈云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7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