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9313.X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陆界江;桜井建弥;李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地址: | 2018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沟槽 igbt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发射极、N+发射区、P基区、沟槽栅、虚拟多晶硅、浮动P区、n-截止区和n-漂移区;虚拟多晶硅的两侧分别与沟槽栅之间设置浮动P区,沟槽栅之间除设置虚拟多晶硅和浮动P区之外的区域设置P基区,P基区表面两侧设置N+发射区,所述P基区和浮动P区均设置于n-漂移区的上方;n-漂移区的下方设置n-截止区,n-型截止区的下方设置p型集电极区,p型集电极区的下方连接集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栅外层靠近浮动P区一测的栅氧化层比靠近P基区一测的栅氧化层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其特征在于,加大所述沟槽栅底部栅极氧化膜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多晶硅平行于所述沟槽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多晶硅为两个,且两个虚拟多晶硅分离并且中间间隔窄P基区,两个虚拟多晶硅与发射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其特征在于,浮动P区与发射极相连。
7.一种增强型沟槽栅IGB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p基扩散、沟干法刻蚀和掺杂多晶硅栅沉积之后,以及随后的RIE、CDE和湿法刻蚀之后的沟道栅区域;
步骤2:CVD SiO2;
步骤3:进行CMP和光刻工艺;
步骤4:进行RIE和CDE,牺牲SiO2生长,然后进行SiO2蚀刻;
沉积掺杂多晶硅并进行CMP,最后进行n+发射极和p+基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3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