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可视化编程工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9126.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6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武 |
主分类号: | G06F8/34 | 分类号: | G06F8/3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联网 可视化 编程 工具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可视化编程工具系统,其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在具有较强运算功能的云端服务器中搭建形成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并利用物联网将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以此在移动终端中通过镜像映射的方式形成与该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对应的开发环境,这样使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就能够进行可视化编程操作,从而大大降低程序开发对设备软件和硬件的要求,并且还能够提高程序开发的便捷性,以及使程序开发知识基础薄弱的人员能够进行高效的程序开发和改善编程界面环境的体验性与友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编程信息平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可视化编程工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程序开发基本上都是依靠专用的程序开发软件来实现的,而这些专用的程序开发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则需要具有较强运算能力的硬件设备作为运行基础,这导致程序开发需要相应的软件和硬件配置才能实现,从而增加了程序开发的要求。此外,现有技术的程序开发界面普遍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这严重地影响程序开发的体验性。可见,现有的程序开发系统存在软件与硬件要求高、无法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开发操作和编程界面环境不友善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可视化编程工具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云端服务器、物联网通信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设备对应的运作状态数据和/或目标设备所处外界环境的环境数据,该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运作状态数据和/或所述环境数据,对其内部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并根据优化训练后的人工智能模型搭建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该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控制该移动终端与该云端服务器之间的物联网通信连接状态,该移动终端用于在与该云端服务器实现物联网通信连接后,进入该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对应的开发环境中执行相应的可视化编程操作;可见,该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可视化编程工具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在具有较强运算功能的云端服务器中搭建形成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并利用物联网将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以此在移动终端中通过镜像映射的方式形成与该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对应的开发环境,这样使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就能够进行可视化编程操作,从而大大降低程序开发对设备软件和硬件的要求,并且还能够提高程序开发的便捷性,以及使程序开发知识基础薄弱的人员能够进行高效的程序开发和改善编程界面环境的体验性与友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可视化编程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移动终端、云端服务器、物联网通信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设备对应的运作状态数据和/或所述目标设备所处外界环境的环境数据;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运作状态数据和/或所述环境数据,对其内部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并根据优化训练后的人工智能模型搭建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
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物联网通信连接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在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实现物联网通信连接后,进入所述积木式可视化编程平台对应的开发环境中执行相应的可视化编程操作;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传感组件、第二传感组件和数据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包括若干电学传感器和若干力学传感器;
若干所述电学传感器和若干所述力学传感器与所述目标设备分布式连接,从而检测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运作状态电学数据和/或运作状态力学数据;
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包括若干环境传感器;
若干所述环境传感器分布式地设置在所述目标设备所处外界环境中,从而检测所述外界环境对应的环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武,未经李德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